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注释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注释和鉴赏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此诗作于神宗七年(1084),作者时年49岁。他在庐山游览十余日,作诗多首,最后游西林寺时,题在寺里墙壁上,作庐山诗的压卷之作。西林:即西林寺,一名干明寺,在今江西九江南庐山上,始建于东晋太元二年(337),晋高僧慧永所居,为庐山名刹之一。

(2)横看:正面看。岭:顶端有路可走的山,形长且平。侧:侧面看。峰:山峭拔而起,形尖且高。

(3)高低:一作“看山”。

(4)真面目:指全貌。

(5)只缘:因为。

【赏析心得】

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任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知州。就在这一年,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诗文中的一些字句,断章取义,说他讪谤新法,加以弹劾,逮捕入狱,关了一百三十天,是为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御史府。汉书·朱博:“博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栖其上。”故称御史府为乌台)。苏轼出狱后被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团练副史。历经六个年头直到元丰七年,才改调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借此机会,他特地过江登庐山。经“乌台诗案”文字狱后,一段时间,苏轼心有余悸,不敢写诗著文。苏轼久仰庐山,今夙愿得偿,不禁喜形于色,盘桓山中十余日,饱览风光,写下了庐山二胜等记游诗,最后至山南西林寺,将题西林壁题于该寺墙壁上,算是游览总结,也是他庐山诗的压卷之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在庐山逗留了十多天,饱览风光之后,对庐山全貌有所了解,借最后游西林寺之际,要做个总结了,他的印象是通过横、侧、远、近、高、低、中七个角度观察和游览庐山奇峰秀岭,千姿百态、变化多端、高深莫测,越看越神秘,越来越迷离了。百思求解,经过大狱大贬,又将跨入知天命之年的诗人,终于悟出了其中原因,他叹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即景明理,通过自己游历庐山的亲身体会,巧妙地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富有诗味、蕴含哲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即景说理,借景物描写说明一个道理,写成有理趣的诗句,既蕴哲理,又有诗味,被称为理趣。理趣诗是宋诗不同于唐诗的一大特点,题西林壁便是其著名的范例。

猜你喜欢
  • 务学不如务求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务学不如务求师。》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物极则衰”注释、译文和评说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

  • 唐宋词之《林逋《点绛唇》》原文、鉴赏和赏析

    林逋《点绛唇》林 逋 林 逋 金谷年年 ① ,乱生春色谁为主。馀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 ② 。萋萋无数 ③ 。南北东西路。 山水花卉图 【明】 文嘉 广东省博物馆藏 注释 ①

  • 《出都赏析》

    元好问于乃马真氏三年(1245)秋天,出雁门到燕都,这年冬天离开。诗中抒发了诗人故国河山之思,感情极为沉痛。首联说:“汉宫曾动怕鸾歌,事去英雄不奈何!”这是借用梁鸿之典来写亡国之思。后汉的梁鸿,字伯鸾,平陵人。他出关过洛阳时,曾作《五噫歌》表示对帝京豪奢的震惊和感慨:“陟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噫

  • 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全诗赏析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作品赏析原题: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 《窦娥冤(节选)》注释和全文翻译

    元·关汉卿 【正宫 ① 】【端正好 ② 】没来由 ③ 犯王法,不提防 ④ 遭刑宪 ⑤ ,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 ⑥ ,怎不将天地也 ⑦ 生 ⑧ 埋怨! 【滚绣球 ⑨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

  •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出处】唐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 【意思】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 【全诗】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唐].杜甫 蜀主窥

  • 高适《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全诗赏析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云从四岳起,水向百城流。幽意随登陟,嘉言即献酬。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

  • 重过圣女祠——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李商隐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

  • 《墨子·尚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上] 子墨子言曰: 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