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全诗原文、鉴赏和赏析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赏析]
天授二年(691年)冬天,武则天忽然游兴大发,要游上苑。但上苑一片白雪,树木凋零。这时有位大臣出主意,让武则天下一道圣旨令百花于次日齐放,武则天就写了这首诗。写完后,命人在苑中焚烧,以报知花神。诗的题目写明皇帝发布命令,将于腊日驾临上苑游玩。“腊日”指农历十二月八日。古代猎取禽兽于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为腊日。“诏”为皇帝发布的命令。“幸”指皇帝驾临。“上苑”为上林苑的简称,是皇帝游玩、打猎的园林。
前两句诗写明下诏原因: 因为皇帝明天要到上林苑游玩,所以火速报告花神。后两句诗写明下诏内容: 花儿必须在当夜开放,不要等明日早晨被风吹开。四句诗简单明确,语气斩钉截铁,毫无回旋余地。“火急”、“须”、“莫待”等词在句中接连出现,表现了皇帝的口吻。诗中充满了豪迈的气势,激荡着一种不可违抗的巨大力量,洋溢着女皇主宰一切的磅礴气概。这既反映了武则天刚强、自信的性格,又从中表现了盛唐气象,也透露了封建帝王为所欲为、专制独裁的淫威。
传说此诏下后,第二天一早,上林苑中百花齐开,映着茫茫白雪,煞是好看。武则天大喜。这时侍从报告单有牡丹未开,女皇转喜为怒,命令用火烧牡丹,以示惩罚,但牡丹烧焦了也不开。武则天下令,将抗旨的牡丹移出上苑,贬往洛阳。此后,洛阳的牡丹独盛,连那烧焦了的牡丹也成了新品种·焦骨牡丹。
这则故事富有神话色彩。有人说这是武则天托术以移唐祚。因冬日花开,“百官咸服其异”。
-
这是一首唱和词。马氏原词已佚。这首和词通过对二人久别重逢情景的细致描述,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表达了二人间真挚的友情。
-
《安阳好》·韩琦 韩琦 安阳好,形势魏西州。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沸高楼。和气镇飞
-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出处】唐杜甫《古柏行》。 【译注1】霜皮溜雨: 树皮色白而光滑润泽。围: 古制一围五寸。或以为合抱为一围。黛色: 青黑色。参天: 高与天齐。句意: 那古柏白
-
古文观止·明文·张岱·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
-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相顾雪成堆。従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楼下谁家
-
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远山回白首,战地有黄尘。
-
四幕话剧。曹禺著。写于1935年。剧本以交际花陈白露为中心,描写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的罪恶生活。陈白露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早年亲人亡故,只身闯入都市社会,演过电影,当过舞女,又成为“社交名星”。她具有
-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已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
-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① 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论语·里仁》五) 注释 ①恶(wù):讨厌。 【译文】 孔子说:“富裕、尊贵是每个人都
-
上马行数里,逢花倾一杯。更无停泊处,还是觅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