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庙会
庙会的历史悠久,它始于古代对土地神“社”的祭祀的“社祭”。社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即土谷祠,又叫土地庙,庙会即由此而产生。远在先秦,就已有了祭祀庙堂的郊祭、殿祭等。庙是神的殿堂,宗教徒的圣地,而庙会则是民众的乐园,俗人的天地。庙会即是古老的贸易场所,又是古来民众文化的萃集之地。庙会,是非常值得记述和研究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的记述,贵在细微具体。庙会不仅是贸易与娱乐的场所,还是一个小社会。熙熙攘攘的逛庙人群,百货杂陈的庙会货摊,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庙会上各显其能,庙会汇集了不少社会史料和社会底层情况。沈阳的历史、文化、乡风、民俗等都与庙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沈阳较早的庙会,相传是建于辽代的崇寿寺的庙会和“上巳”春游同时进行。元代,沈阳最大的庙会,当为城隍庙庙会,明清两代沿袭其俗。特别是清代,沈阳作为开国的都城,和迁都入关后的陪京,修建的寺庙宫观甚多,因此沈阳的庙会多而有名。每逢庙会,城乡居人市贾赶车挑担前来,人山人海,游人擦肩继踵,百货骈集,堆满街市,赛会演剧、耍龙、舞狮、扭秧歌和踩高跷等汇于一处。人们饮食嬉游,盛乐于一时。旧时,沈阳的庙会主要有长安寺、慈恩寺、城隍庙、景佑宫、黄寺、法轮寺、天齐庙、娘娘庙、药王庙、关帝庙等庙会。其中较为隆重的庙会,有下列几处:
黄寺庙会。小西关外的黄寺,又称皇寺、实胜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祭典,喇嘛头戴各种假面具,杂扮诸天神鬼,手舞足蹈,同时演吹音乐,谓之跳跶。适时,铙鼓竞奏,箫管齐鸣,牛鬼蛇神状态各异,寺门开处双双跳荡而来,为当时沈阳的一大盛事,仕女倾城而观。每届跳跶之先,于每年农历正月的十四日,盛京礼部派遣官员先期至北塔法轮寺接佛像,进北门,出西门,上黄寺。于十六日事毕送佛,仍如接礼。当时接佛仪制,前以对子马引路,大喇嘛抱佛坐太平车在后。是时,有蒙古族人夹道欢呼,扶轮者、投钱者则不计其数。
法轮寺庙会。在小北门外五里,是清太宗皇太极赐建的盛京护国四塔四寺之一。庙会过去在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另说为三月十五日,是该寺天地佛,又叫欢喜佛的庙会。适时,善男信女拈香祈福的络绎不绝,其中尤以妇人求子的居多。俗传,没有嗣续的已婚妇女,凡到庙虔诚礼拜,得到天地佛像身上的灰尘,和水喝了,当受孕生子。
三皇庙庙会。三皇是我国传说中的三个远古帝王,伏羲、神农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旧时,三皇庙坐落在小北门外,在天后宫(闽江会馆)的东侧,约建于清代。这座庙为两进院落,占地三千多平方米。有山门、正殿、东西配房、门房等建筑。正殿五楹,神座上,正中祭祀伏羲,左边为神农,都是相貌奇特,身形非同一般。右边为轩辕黄帝,身着黄袍,头戴前后有旒的冕,衣冠整齐。神座两边,侍立着历代神明和行业祖师,有财神、瘟神、火神、子孙娘娘、鲁班、蔡伦、李时珍等,汇集了我国民间的众神。旧时,沈阳的盲人于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在三皇庙作会祭祀制作八卦的伏羲,齐聚饮筵,其景象颇不寻常,时人皆齐往观其盛况。
天齐庙庙会。庙在小东门外大街路北。庙会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起,到四月一日止,先后七天。天齐庙庙会,是旧时沈阳最大的庙会,三月二十八日为庙会的正日子。届时,百货杂陈,游人极盛。旧俗于是日,有还愿和负鞍衔辔代亲人做牛马者,还有走一步磕一个头的,孝子贤妇虔诚祈祷。
娘娘庙庙会。娘娘庙,正名叫碧霞宫,俗称娘娘庙,坐落在小南门外,是座道院。农历四月十八日是庙会的正日子,会期五天,从四月十六日起,到四月二十日止。在庙会期间,百货杂陈,游人如梭。庙会的繁华热闹程度,仅次于天齐庙庙会(会期七天)。每届庙会之日,庙祝骗财,在神座前悬一金大钱,上书“子孙保重”四字,称能用钱掷过此钱孔者,其人当生子。有不少妇女求子心切,皆中其计。
药王庙庙会。药王庙是民间对药圣医圣和历代名医举行祭祀的场所,庙里祀有神像多座。旧时,有两处药王庙。一在大南门外大街路西,另处在小西门外大街。当时的庙会,是从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起,五月一日止,四月二十八日是庙会的正日子。相传,此日是尝百草,备知药性的神农的生日。是日游人甚众。医药行中人则集会于庙致祭,并备酒宴庆祝。药王庙庙会,因时已临近端午节,于是在庙会日前后,有许多争着叫嚷卖纸扎葫芦的,儿童玩具不倒翁,皮球等,也为当时的佳趣。
关帝庙庙会。关帝庙,又称武庙或英烈庙,俗称老爷庙,主祭的是关羽。旧时,从农历五月初九日起,十三日为关帝庙会的正日子,是日人们燃放鞭炮,供食作祭,并唱大戏“古城会”。旧时民谚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人们又以是日为雨节。
现代商业兴起后,庙会逐渐冷落。近年来,为活跃市民文化生活,沈阳市和区县有关部门,先后在各公园办起了文化庙会、花会,设有文化一条街,有耍龙耍狮子扭秧歌和踩高跷等娱乐活动,并有各种风味小吃,民间手工艺表演,民俗风情展览,摔跤、射箭、抓嘎拉哈、风筝等表演比赛。逛文化庙会,也成了人们在节日期间或日常的重要活动。
-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倚剑增浩
-
学者之有《说文》,如医之有《本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学者之有《说文》,如医之有《本草》。》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泻水置平地 (《拟行路难》之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在鲍照的《拟行路难》的组诗中,这首诗大概是
-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取名来源于古诗词,内容包括来源于诗词的名字,取名出自古诗词,古风名字、取自诗经、楚辞等古诗集、文选、标明出处及句子、最好不。鉴于姓氏不知道。。就只给些名字好了。。。。徵羽 出自中国古乐的五个乐音:宫商角徵羽 樽月 出自李白《将进酒》潇湘 出自秦少游《踏莎行》夕
-
[原文] 经曰:八阵,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奇,或总称之先出游军定两端,天有冲圆,地有轴,前后有冲风附于天,云附于地,冲有重列各四队,前后之冲各三队,风居四维,故以圆轴单列,各三队前后之冲,各三队风
-
耒阳驰尺素,见访荒江眇。义士烈女家,风流吾贤绍。昨见狄相孙,许公人伦表。前期翰林后,屈迹县邑校知我碍湍涛,半旬获浩溔。麾下杀元戎,湖边有飞旐。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侧惊猿猱捷,仰羡鹳鹤矫。礼过宰肥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先秦散文·尹文子·大道下(节选)》原文鉴赏
-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此诗题为《插秧歌》,入手即表现了插秧的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