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柳宗元传》原文|翻译|赏析
宋·王安石
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2,一为叔文所诱,遂陷于不义3,至今士大夫欲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别于后世4,而其名卒不废焉。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勿与世俯仰以自别于小人者少耳5,复何议于彼哉!
1柳宗元传:指新唐书·柳宗元传。2八司马: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韩晔、凌准、程异、韦执谊等八人,参加唐顺宗永贞年间王伾、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不久革新失败,八人都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司马”,后人称之为“八司马”。3“一为”二句:指追随王叔文,参加其革新。永贞革新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王安石此见并不公正。4别于后世:意即有所作为,有别于后世之小人。5要:总。与世俯仰:与世俗同流合污。
【析点】 封建时代的政治革新运动往往长时期得不到人们的理解,甚至遭到种种攻讦,中唐时期的永贞革新更是如此,且不论在当时“八司马”所受的种种迫害,新、旧唐书对之都持贬辞,此后的士大夫们也多攻击柳宗元等“八司马”。就连“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对永贞革新所持的态度也是错误的,因而对柳宗元等“八司马”的看法也不公允。然而他敬佩“八司马”在文学上的建树,成就了柳宗元、刘禹锡这样著名的文学家,这一点他与唐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的见解是一致的。王安石还热情肯定“八司马”身处困境不甘沉沦的自强精神。这些较之世俗的传统之见,毕竟是又进了一步。特别是他为“八司马”受到攻击鸣不平,指责那些攻击者“欲为君子”,实为小人,根本没有资格议论“八司马”,这是对“八司马”的辩护,对传统世俗之见的抗争,在这一点上,才体现了这位改革家的风徽。
短文对“八司马”由肯定其为“奇才”转而为对他们的惋惜,又转而为赞扬他们“自强”,再转而为对小人的指责。层层转折,波澜起伏,沈德潜评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的“语语转,笔笔紧”六字,用来评述本文之写法,似是更为恰当的。
-
作者: 南生杰 【本书体例】
-
这句名句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诗中。诗中描述了诗人和弟弟一同饮酒的情景,借酒解忧、畅怀人生之意。注释:对酒当歌——指畅饮痛饮;人生几何——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译文:畅饮对酒,人生何其短暂。
-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 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
-
春雨暗暗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乱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
水南水北雪纷纷,雪里欢游莫厌频。日日暗来唯老病,年年少去是交亲。碧毡帐暖梅花湿,红燎炉香竹叶春。今日邹枚俱在洛,梁园置酒召何人。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洛下雪中,频与刘李二宾客宴集,因寄汴州李尚书
-
白居易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 白居易很喜欢莲花,尤其是白莲。他的咏莲诗还有《京兆府新栽莲》、《东林寺白莲》、《隔浦莲》、《种白莲》、《感白莲花》,分别写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七下期中古诗词题目,内容包括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中所有古诗文的题目,跪求,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中所有古诗文的题目,跪求,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题。【篇目一】《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
-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蹙蛾眉①。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注释】 ①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颦蛾眉:皱眉。 【简析】 这是写弃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农民婆婆卖稻谷歇后语,内容包括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三条有关农事的谚语是什么,农业的歇后语。农业谚语 雨水与农业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
-
典源出处 《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 注引 《魏氏春秋》(晋 孙盛撰) 曰: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入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世说新语任诞》:步兵校尉缺,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