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令》原文与鉴赏
作者: 南生杰 【本书体例】
【原文】:
卢令令(1),其人美且仁(2)。
卢重环(3),其人美且鬈(4)。
卢重鋂(5),其人美且偲(6)。
【鉴赏】:
这是一首赞美诗,是赞美猎人出猎的一支短歌。在诗三百篇中,这是最短小精悍的一篇。
春秋时代,社会上有爱好田猎的风尚,风诗中便有不少以田猎题材或涉及猎人猎犬的篇章。这也是古代尚武的余风。在齐国,打猎之风也甚为盛行。本诗的主人公便是一位矫健勇武的猎人,他牵着一条冲在前面、环声作响的猛犬,正奔驰在出猎的道路上。诗人从旁观看着这一英武动人的场景,赞美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发而为诗。
卢,韩卢(亦作韩)的简称,原本是韩国的一种良犬,颇有名。战国策云:“韩国卢天下之骏犬,东郭逡海内之狡兔,韩卢逐东郭,俱为田文之所获。”该书又云:“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韩卢而逐狡免也。”后来形成了“韩卢逐逡(又作)”的成语。“卢”字的本义,是古代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的名称,为最胜采。引申以称黑色良种猎狗为卢。本诗三章的第一句都写“卢”,从全首内容看,这是一条专供行猎用的勇猛的良犬。“卢令令”,未见猎人猎犬,先闻环声铃铃作响,显得神气活现,真是先声夺人。“重环”、“重鋂”,写韩卢脖颈上套着许多环,一个大环下又贯穿着一个小环,另一个大环下贯穿着两个小环。诸大小环相互撞击,锵然有声。猎狗的装饰之盛,声威惊人,映衬着尚未出场的猎人之威武。这是一种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猎犬声威与猎人形象不可分割,是一个艺术整体。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由环声铃铃而间接地传出),今见其人,果然“美哉!本诗三章的后一句都直写猎人之“美”。看来这个“美”字连唱三次,是个,三章各侧重一点:“一曰“仁”,和蔼仁慈;二曰“鬈”(拳,从闻一多说),健壮勇敢;三曰“偲”,多才多智。有此三端美好之处,最可宝贵的德行,怎能不令观者欣羡、诗人赞美呢?
这首诗显然是民间顺口溜式的一首歌谣,它不可能精雕细刻,却写得自有佳处:质朴、简括,绘声绘色,虽是粗线条的画面却来得十分清晰,而且形神兼备,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诗人技法的高明之处何在?在于以简御繁,以少胜多,他忠实于一霎那间的生活实感,便巧妙地顺手截取了猎人携犬出猎上路这一生活横断面,有形象、有动感、有声响、有颜色,特别是有感情地唱出了这支赞歌。这首赞美诗写得并不抽象,尽管并不那么细致,那么具体而微,却颇似绘画中的速写,线条粗犷明晰,妙在以形传神。又像电影电视艺术中那种特写快镜头,虽镜头一闪即过,但清楚的画面和声响,还是活现于观者的眼前和耳畔。这首赞美诗,是诗经中最短的一篇,然自有千秋,独具艺术风格。
-
蝜蝂传蝜蝂传 【原文】 蝜蝂[102]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103]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104]剧[105]不止也。其背甚涩,物
-
杨亿《少年游》杨 亿 杨 亿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 ① ,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② 。寿阳妆罢 ③ ,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注释 ①千寻翠岭:高高
-
能骤复能驰,翩翩白马儿。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皂盖春行日,骊驹晓从时。双旌前独步,五马内偏骑。芳草承蹄叶,垂杨拂顶枝。跨将迎好客,惜不换妖姬。慢鞚游萧寺,闲驱醉习池。睡来乘作梦,兴发倚成诗。鞭为驯难
-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 ①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 ② ,北有胡貉代马之用 ③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 ④ ,东有崤函之固 ⑤ ,田肥美,民殷富 ⑥ ,战车万乘,奋击百万 ⑦ ,沃野千里,蓄积饶多
-
《咏蟹诗三首》其一:咏蟹(怡红公子宝玉) 其一:咏蟹(怡红公子宝玉)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2) 。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3) !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
-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2〕。星分翼轸〔3〕,地接衡庐〔4〕。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
-
《学者志正而不息,则熟于天理,虽有未知,闻言即喻,不待广譬也.逊志而敏求,则言易相入,
《学者志正而不息,则熟于天理,虽有未知,闻言即喻,不待广譬也。逊志而敏求,则言易相入,但微言告之而无不尽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
-
乔羽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
-
我很早就知道,这不是一个故事因为怀揣了一颗火种因为那面自由的旗帜你,你们一群梦想着拥有自由天空的人将自己举成了生命的火把瑞金,遵义
-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曹雪芹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