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好书三病》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好书三病》原文|翻译|赏析

明·谢肇淛2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美观,牙签锦轴3,装潢衒耀,骊牝之外4,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涴灰尘5,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6。其一,博学多识,矻矻穷年7,而慧根短浅8,难以自运9,记诵如流,寸觚莫展10,视之肉食面墙11,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12。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1本文选自五杂俎。好(hao):爱好。2谢肇淛(zhe)(1567-1624):字在行,明代文学家、藏书家,有谢肇淛文集,笔记小品五杂俎。3牙签锦轴:古书的函套用锦缎封套,用象牙制的签子封口(一般书籍的函套均是蓝色棉布封套,兽骨制的签子)4骊牝(lipin):指外表。骊,黑色,牝,公马,语出列子中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九方皋选马,专注于马的体质、本领,而不注意马的外表是黑是黄是公是母。5徒:空。涴(wo):玷污。6书肆:书店。7矻矻(ku ku):勤奋不懈的样子。穷年:整年。8慧根:本佛家语,指人天赋的聪明才智。9运:运用。10寸觚(gu)莫展:意为对书中内容毫无理解及发挥。觚:本是古代写字用的木板,此指书的内容。11肉食:指愚笨,左传有“肉食者鄙”之语。面墙:面对墙壁,形容目视短浅。12均:形容恰当。

【析点】 苏俄文豪高尔基有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国,“开卷有益”已是人们熟知的成语(这当然均指好书,坏书不在所论之列),诚然,书籍可以开拓人的眼界,增长人的智识,陶冶人的情操,因而,是否爱书似乎成了当今判别人品位高低的标准之一。

不过,爱书也要看怎么个爱法。谢肇淛这则笔记列出了三种人“好书”的毛病。第一种人,把书籍作为一种装点高雅的饰品,用以粉饰自身,这是“好书”的最下品,不徒不读书,还媟黷了书。第两种人,广收博蓄,以多取胜,收而不读,书籍成了承接尘土的器物,这可说是“好书”的次下品吧! 第三种人不可谓不用功。“矻矻穷年”、“背诵如流”,只可惜食而不化,“寸觚莫展”,较之前两种高了几个层次,但如此“好书”,于己、于事、于时,有何裨益? 谢氏对此三种人分别称之为“无书”、“书肆”、“肉食面墙”,可谓入木三分。

谢氏以精短的篇幅层层列举,虽多用四字短句,但用语生动,描画传神,妙意丛生,令人如见。尤其是给三种人下的三个断语,更令人绝倒。第一种人意在以书炫耀,却恰恰走向反面——“无书”;第二种人貌似古雅的藏书家,却成了“书肆”,也走向了反面。第三种人即古俗语所谓“两脚书橱”,谢氏称之为“肉食面墙”,不独不落窠臼,且能去形见神,语更妙,意更深。

三层否定之中,其实已包含了作者的正面命意,故结尾处只以八字意赅言简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知而能好,好而能运”,“知书”是“好书”的基础,“能运”是“好书”的目的,精辟而深刻。

谢氏本人正是这样一位“能运”的“好书”者,他是明后期大藏书家、大学者,八个字是他读书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读书的座右铭。仅以对金瓶梅一书的认识,即可见其一斑。金瓶梅面世后,在道学文人群起而嗤之的情势下,他以〈金瓶梅〉跋一文,独树评赞的旗帜,这是何等的眼光!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不时看到谢氏所绘“好书三病”者的影子,这正是今天读此文的意义吧! 不过,谢氏过于强调人的“慧根”,且流露了今人不及古人的看法,却不可一概接收。

猜你喜欢
  • 《长门怨二首赏析》

    李白的这两首诗是借“长门怨”这一乐府旧题来泛写宫人愁怨的。两首诗表达的是同一主题,分别来看,落想布局,各不相同,合起来看,又有珠联璧合之妙。   第一首,通篇写景,不见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现纸上;画外之人,呼之欲出。   诗的前两句“天

  • 白居易《秘省后厅》全诗赏析

    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尽日后厅无一事,白头老监枕书眠。

  •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赏析》

    此诗写孔巢父执意离开长安,蔡侯为之设宴饯行,杜甫在宴上赋此诗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并在诗中赞扬了孔巢父的高风亮节。   此诗前四句叙述孔巢父辞别长安去往江东。五至八句写的是诗人对孔巢父此去途中的想象之情境。九至十二句言孔巢父对人生有独特的

  • 白居易《忘筌亭》全诗赏析

    翠巘公门对,朱轩野径连。只开新户牖,不改旧风烟。虚室闲生白,高情澹入玄。酒容同座劝,诗借属城传。自笑沧江畔,遥思绛帐前。亭台随处有,争敢比忘筌?

  • 刘献廷《王昭君(二首)》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刘献廷 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蚩?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这两首诗都是以王昭君自诉的口吻讽刺汉朝用和亲的办法作为国

  •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事因赋短柱体·虞集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事因赋短柱体 虞集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 日暮桑榆。深渡南泸。 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 天数盈虚。造物乘

  • 古代文学作品《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散文篇名。选自《孟子·滕文公上》。以首句名篇。汉赵岐《孟子章句》说:“劳心,君也;劳力,民也。君施教以治理之,民竭力治公田以奉养其上,天下通义所常行者也。”宋朱熹《孟子集注》

  • 国学名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出处和解释

    【名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语出唐代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诗之二。在万里长的丹山道上,桐花盛开;花丛中传来

  • 《梵天寺木塔》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宋·沈括 钱氏 ② 据 ③ 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 ④ 两三级 ⑤ ,钱帅 ⑥ 登之,患 ⑦ 其塔动。匠师云:“未布 ⑧ 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 ⑨ 使其妻

  •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名言: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注释: 先: 倡导。和: 协同。 句意: 以善倡导别人叫做教导, 以善协同别人叫做顺导; 以不善倡导别人叫做谄媚,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