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稻田》原文|翻译|赏析
宋·沈括
镇阳池苑之盛1,冠于诸镇,乃王镕时海子园也2。镕尝馆李正威于此3,亭馆尚是旧物,皆甚壮丽。镇人喜大言4,矜大其池,谓之“潭园”5。盖不知昔尝谓之“海子”矣。中山人常好与镇人相雌雄6,中山城北园中亦有大池,遂谓之海子,以压镇之潭园。
予熙宁中奉使镇定7,时薛师政为定帅,乃与之同议,展海子直抵西城中山王冢,悉为稻田。引新河水注之8,清波弥漫数里,颇类江乡矣9。
1即今河北省正定县。2王镕:后唐时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节度使。3馆:作动词,留住。李正威:时为卢龙节度使。4镇人:镇阳人。5潭:深水。6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雌雄:比高低。7熙宁中:指熙宁七年。熙宁:宋神宗年号。奉使:奉命任察访使。镇定:指镇阳与定州。8新河:可能指流经定州城北的唐河新开水渠。9江乡:江南水乡。
【析点】 把历代统治者穷奢极欲、侵占大量耕地而辟成的池苑改为稻田,反映出沈括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和过人胆略。这一工程不仅可以起到加强防务、阻止契丹骑兵长驱直入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国计民生。这种防御和生产并举的措施是耕战结合思想的体现,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文章先极言镇阳池苑之盛、亭馆之壮丽及人们的竞胜夺奇,这是明褒实贬,欲抑先扬。文末“清波弥漫数里,颇类江乡”的描写,是工程竣工之后作者喜悦之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对统治者大兴池苑的间接否定。而白描手法的运用,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余地,北国的江南水乡宛然可见
-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
[晋]陶渊明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发岁如俛仰,星纪奄将中。明两萃时物,北林荣且丰。
-
二十五岁那年,我考上了研究生,对于别人而言能上研究生或许是件好事,我的心情却异常沉重。当我揣着沉甸甸的学费前往学校报到时,泪水不止
-
桃夭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
-
琴只能用以娱乐吗?非也,这是琴的本分,凡物皆有附加值,即所谓外份或衍生功能。琴的外份在于说明,弦直方能弹出声音,紧张才能演出正律,
-
效犬马之劳,表示尽力效劳,而又不居其功的意思。古代以“犬马”作为自卑之称。犬马为主人所养,所以臣下以“犬马”自比,表示感恩、眷念的意思。这个意思最早见于《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
-
作者: 张天善戎耀文 【本书体例】
-
【评析】 “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郑板桥为自己书斋所题的对联。它的意思是不赶潮流、不媚世风,自辟新路,一如二月红花,冰清玉洁,独领风骚。郑公诗品俱佳,我心仰慕之至。 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
-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