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原文|翻译|赏析
明·刘侗于奕正2
西堂村而北3,曰画眉山。产石,墨色,浮质而腻理,入金宫为眉石4,亦曰黛石也。山北十里,平畴良苗,温泉出焉,泉如汤未至沸时,甃而为池5,以待浴者。泉虽温乎,其出,能藻,能虫鱼;禾黍早成,早于他之秋再旬6;林后凋,草色久驻,晚于他之秋再旬。资泉之民7,无苦疡躄8,泉前数武9。有碧霞殿10,单楹板扉。泉而东六十里,大汤山,又一温泉。再东三里,小汤山,又一温泉。
1本文选自帝京景物略。2刘侗(约1593-约1636):字同人,明末“竟陵派”重要作家。有龙井崖诗、雉草。于奕正:字司直,明末“竟陵派”作家。刘、于二人合著帝京景物略。还曾合著南京景物略,未成书,不传。3西堂村:位于北京市近郊。4金宫:指金朝的宫殿。5甃(zhou):以砖修井。6他:指他处。秋:指秋收。再旬:二十天。7资:取资,凭借。8疡躄(yangbi):脚有恶性脓疮而行动不便。9武: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10碧霞:碧霞元君的简称,相传为泰山女神,宋以后各地多建祠供奉。
【析点】 此篇选自刘侗、于奕正的名著帝京景物略。该书广采博收,取精用弘,记述了北京的城郊景物、名胜古迹、园林寺观和旧时习俗等,是一部文学性颇浓的方志书。书中所记景物,作者无不亲自阅历,一景一事,一语一字都力求有根有据。此点在此篇中得到充分体现。
短文开篇并不写泉,而是据游踪先描绘温泉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写画眉山则又顺带写出金朝宫人用黛石描眉的历史故实,既增行文情致,又令人深感此地不同凡俗。接写温泉在“平畴良苗”的胜境中汩汩涌出,怡人心神。转下去直接写温泉的部分,以短见长,堪称妙笔:虽只五句话,却从不同角度,把温泉写得面面俱到:泉可饮,可濯,可疗,可养万物。此地因有温泉,使禾黍早熟,草木后凋。此等妙处,岂非仙境! 写泉之后,继写道观。碧霞女神竟犯龙王地界,既写了当地居民好恶习俗之异,又与开篇写黛石之笔一样,映衬出此地实为人间仙界。最后两句重复出现大小汤山的“又一温泉”,朴拙中颇见巧思,作者对发现另两处温泉的惊喜与赏爱之情溢于言表。
如此精短的幅篇,清新的文笔,冷隽的语言,详实的写景叙事,无一难字,无一典故,初读却总有些拗口。然而稍稍用心,便品出一股与众不同的滋味来。“竟陵派”所追求的“幽深孤峭”,大概就是此番境界吧
-
不知道葛水平早年学过画没有,只知道她搞过戏曲,好像也有过舞台表演的经验。现在主要写小说,成绩斐然,创作之余画水墨。贾平凹看了她的画
-
我曾经也梦想追逐时尚,也曾在“现实”和“时尚”中徘徊迷茫,但终因难以摆脱传统的牵绊,不得不从时尚元素中退了出来……有人爱说 野百合
-
官不来,官庭秋,老桐错干青龙愁。书司曹佐走如牛,叠声问佐官来不?官不来,门幽幽。 作品赏析访皇甫湜不遇。注:1:老桐错干青龙愁:错干,枝干交错。2:书司曹佐走如牛,迭声问佐官来否:书司曹佐,时皇甫湜为
-
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隐居中度过,其诗亦多隐逸之风,这首《伤农》却是一篇富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对封建剥削阶级的奢侈浪费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此联描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红稻”指红色的稻米,不仅清香好吃,且
-
《守睢阳作》是张巡困守睢阳孤城时苦战的记录。开头二句“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落笔点题,写出了睢阳保卫战的时日已久和所面临的危机。 战斗从春天开始,一个“苦”字包含了爱国将士无数含辛茹苦的经历。“孤城”二字,写出了瞧阳孤立无援的处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出处】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意思】不一会儿风止了,墨黑的乌云又布满天空,秋天白昼短,灰蒙蒙地天已昏黑。布被盖了
-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
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路人青松影,门临白月波。鱼跳惊秉烛,猿觑怪鸣珂。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在山顶香火绵延,四季之书写下诵祷之声辽北的马蹄、纷争的狼烟比白云远去五百年一定有人登塔眺望远去的江水带走荣枯的沙尘时间将苍山不停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