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守睢阳作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守睢阳作赏析》

  守睢阳作是张巡困守睢阳孤城时苦战的记录。开头二句“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落笔点题,写出了睢阳保卫战的时日已久和所面临的危机。

  战斗从春天开始,一个“苦”字包含了爱国将士无数含辛茹苦的经历。“孤城”二字,写出了瞧阳孤立无援的处境;“日渐”二字,写出了睢阳危机的步步逼近;一个“危”字,惊心动魄。这说明,诗人不以漫长的“春来苦”为苦,而以睢阳这战略要地的“日渐危”为忧,诗人忧国忧民,置生死度外的满腔爱国情怀就清晰可见了。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二句,说明敌我双方攻守的阵势。敌人的包围圈步步缩小,如同“月晕”之箍月一般,水泄不通,这就愈显出了上文中的“孤城”之孤;而唐在城墙上以五人为伍分兵警戒,如同平地对垒的鱼丽阵容一样严整,这就透露出唐军广大将士众志成城,齐心卫国的战斗韧性,也说明了诗人作为统帅临危不惧,治军有方。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承接上文,写诗人对叛军的刻骨仇恨和指挥从容自若。“屡”字表明了敌人进攻的频繁,“厌”字则入木三分地绘出了诗人对叛军的义愤之情。张巡在谢加金吾表中曾向唐肃宗李亨汇报“臣被围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余战,当臣效命之时,是贼灭亡之日。”四十七日内就有那么多场战斗;是日经年,其战斗次数之多就可想而知了。面对如此频繁的战斗,想到睢阳保卫战在全局的重要位置,诗人心中分外自豪,“时将白羽挥”五字是一洗战斗的血腥之气,传神地描绘出了诗人那仿佛诸葛亮羽扇纶巾,“指麾三军,皆从其进止”(三国志)般的儒将风度。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二句,主要是为唐军广大将士雕像。“疮”字表示伤口决非新创,表明战事的艰苦卓绝,旧创未好又添新伤,“裹”字表明了将士不顾伤痛,带伤苦战。一个“犹”字,出神入化,成功地体现了将士奋战到底的坚强毅力。“饮血”者是指重伤员,战伤痛得他们流下眼泪,但听到战斗警报,他们同样拼尽全力爬上城头矮墙,竭尽全力防守。据通鉴·唐纪三十五记载,至德二年七月,“诸军馈救不至,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饥病不堪斗,遂为贼所围,张巡乃修守具以拒之。”通鉴·唐纪三十六记载,同年冬十月,“城中食尽,议弃城东走。张巡、许远谋,以为睢阳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为了保卫睢阳,守城兵士把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光了。最后被迫罗雀、掘鼠、杀马。“人知必死,莫有叛者。”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二句,是说自己誓死报国的意志也永远不会动摇。一个“难敌”,一个“不移”,把诗人赤子爱国心给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最后两句“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是诗人在绝境中的感叹之辞,在孤城将陷、人将殉国之际,诗人感到自己死而无怨,遗憾的只是自己振兴国家的许多想法、建议将“无人报天子”,从而也就无法实施“心计”。这最后的一笔使全诗感情达到高潮,说明诗人不但是一位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形象,也是一位“位卑未敢忘忧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良辅的形象。

  除了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不朽形象之外,这首诗歌叙事简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全诗十二句,除去开头两句、结尾两句之外,其余八句,每两句间均各各对偶,每副对句又都对仗工稳,自然,饶有韵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猜你喜欢
  • 外国童话《[美国]艾·巴·辛格·梅纳谢的梦》鉴赏

    外国童话《[美国]艾·巴·辛格·梅纳谢的梦》鉴赏

  • 《廉颇蔺相如列传》注释和全文翻译

    汉·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 ① ,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 ② ,拜 ③ 为上卿 ④ ,以勇气闻 ⑤ 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 ⑥ 缪贤 ⑦ 舍人 ⑧ 。 赵

  • 诸葛亮《前出师表》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①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 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 志士之气

  • 《爱人利物谓之仁。》译文与赏析

    【原文】 爱人利物谓之仁①。 【出处】 《庄子·天地》,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后世将他与老子

  • 什么是修辞?

    修辞指的是遣词造句过程中,根据语境和题旨的需要,对词语 进行锤炼、对句式进行选择的方法。简单地说,修辞是一种选择过 程。在汉语言中,同一思想内容可以选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而 这些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语

  • 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

    名言: 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 注释: 牖(you): 窗户。 句意: 把窗户开得大大的, 太阳光就会照进来; 让心灵充满公平正直,就能做出千千万万的好事。 出处: 明·方孝孺《杂铭·牖》

  • 苏轼《和王晋卿送梅花次韵》全诗鉴赏

    东坡先生未归时,自种来禽与青李。五年不踏江头路,梦逐东风泛蘋芷。江梅山杏为谁容,独笑依依临野水。此间风物君未识,花浪翻天雪相激。明年我复在江湖,知君对花三叹息。

  • 查慎行《大小米滩》纪游诗

    大小米滩,是福建闽江上游建溪中的滩名,它(毋宁说“它们”)为何会得了这个古怪的名字呢?查慎行这首作于康熙三十七年的纪游诗,就以精致的笔法回答了这个问题。

  • 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苏轼《与章子厚》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与章子厚》是苏轼给好友章子厚写的一篇赋诗,赞美了子厚的高风亮节。文章通过对子厚的赞美,表达了苏轼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娴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反映了他拥有卓越的才华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这篇诗词以其深情和真诚打动了人们,成为苏轼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