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王与沈元用》原文|翻译|赏析
宋·陆游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2,馆于燕山愍忠寺3。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皆偶俪4,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5,即朗诵一再;肃王不视,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欲矜其敏6,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7 ,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8。
1本文为老学庵笔记中的一则,标题为后人所加。肃王:赵枢,宋徽宗的第五个儿子,封肃王。沈元用:沈晦,字元用,历任建康、镇江等地知府。2使虏:出使金国。3馆:留宿。4偶俪:对偶。5强记:记忆力强。6矜:自夸。7阙:同“缺”。8骇:惊异。
【析点】 面对一唐人碑,沈元用与肃王赵枢一个“朗诵一再”,另一个“不视,且听且行,若不经意”;一个“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另一个取笔尽补其阙,尽改其误;一个“欲矜其敏”,另一个“略无矜色”。两两相形之下,沈元用的恃才自负、肃王的含而不露顿时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一篇三千余字的碑文,沈元用只朗读几遍就能默写,虽稍有缺漏,记忆力之强已很惊人了。谁料身边“若不经意”的肃王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又没有一点儿骄傲的意思,怎不令元用“骇服”呢? 三国演义第四十回:“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尝观道旁碑文一过,便能记诵”。王粲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肃王简直就是“过耳不忘”,信不信由你。
-
第一章 在凄凉的十一月, 日子变得更阴郁, 风吹树叶纷纷落, 我旅行到德国去。 当我来到边界上, 我觉得我的胸怀里, 跳动得更为强烈, 泪水也开始往下滴。 听到德国的语言, 我有了奇异的感觉; 我觉得
-
《去苛礼而务至诚。》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携手曲 作者: 梅尧臣 【
-
首联写白居易文学创作时间之长、贡献之大,并为之赞叹。“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诗篇一开始就对白居易的诗作推崇极高,对诗坛上这颗巨星的陨落表示了深切的惋惜之意。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中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现存白居易诗中
-
清·谈迁 2 癸巳闰六月乙亥,微雨,寻霁 3 。朱太史午隙欲游虎丘 4 ,怂恿之。贳一舟 5 ,经半塘,道柳成列,不似髡我西湖也 6 ,酒数行,及山下,并葛衫蒯屦 7 ,导隶噤声 8 ,夕阴吹凉,眉宇
-
明经有清秩,当在石渠中。独往宣城郡,高斋谒谢公。寒原正芜漫,夕鸟自西东。秋日不堪别,凄凄多朔风。
-
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一折》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白朴 〔忆王孙〕瑶阶月色晃疏棂,银烛秋光冷画屏,消遣此时此夜景;和月步闲庭,苔浸的凌波罗袜冷。 〔胜葫芦〕露下天高夜气清,风掠得羽衣轻,香惹丁东环珮声,碧天澄净,银河光莹,只疑是身在玉蓬瀛。 〔金盏儿
-
杨万里 蒨罗绉薄剪薰风,己自花明蒂亦同。 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 杨万里这首咏石榴花诗将石榴花比作是南风用有皱薄纱剪裁而成的。蒨罗,大红色的丝罗。蒨:即茜草,其根可染大红。绉,即有皱的薄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里关于春的字句,内容包括古诗词中含“春”的句子,古诗词中有许多含有春的句子你知道请写出三句,在古诗80首中有关春的诗句。含有春的诗词 含有春字的古诗词评分参考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二月
-
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作品赏析[注释](1)乔侍御:生平不详,当为作者之朋友。侍御:官名。(2)汉庭荣巧宦:汉庭,代指朝廷;荣巧宦:以投机钻营获取官位为荣。(3)云阁: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