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录一则》原文、注释和解析
清·谈迁2
癸巳闰六月乙亥,微雨,寻霁3。朱太史午隙欲游虎丘4,怂恿之。贳一舟5,经半塘,道柳成列,不似髡我西湖也6,酒数行,及山下,并葛衫蒯屦7,导隶噤声8,夕阴吹凉,眉宇生绿。自生公石、剑池、鹤涧而上,登灵岩寺,径转庑旋9,领略幽旷。返,而材官建德朱氏酌太史10,临流披襟,余辈为不速之客。钱塘黄文甫宏宪师天主教11,谙日家言12,诋僧一行13、郭守敬之学为未至。余素苦觞政14,以太史知我,免于濡首15,席散,漏尽二十刻。
1 北游录:谈迁于顺治十年(1653)至顺治十三年(1656)去北京期间的见闻录。2 谈迁(1593-1657):清代著名史学家,著有国榷等。3 寻:不久。霁:雨晴。4朱太史:即聘谈迁为记室而谈氏得以北游访学的朱之锡。虎丘:即苏州市虎丘山,景致优美,有生公石、剑池、鹤涧、灵岩寺等景点。5 贳(shì):租用。6髡(kūn):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又剪去树枝亦曰髡。文中二义兼用。7 蒯屦(kuǎi jù):草鞋。蒯,多年生草木植物。屦,鞋。8 导隶:向导。9 庑旋:蜿蜒曲折。10 材官:古时指掌管建筑材料的官员。清代习惯称将军、总督、巡抚麾下差弁为材官。建德:浙江省县名。11 黄宏宪:字文甫,明代天文数学家。12 谙日家言:通晓占候星卜方面的学识理论。谙(ān),熟悉。13 诋:毁谤。僧一行:唐代高僧,天文学家。郭守敬:元代科学家。14觞政:酒令。15濡首:意为醉倒。
【析点】 谈迁记虎丘之游,着意于一个“凉”字。“微雨,寻霁”,带来几许凉意;沿七里山塘冶游,水风清凉;道柳成列,荫凉宜人;至山下,“夕阴吹凉,眉宇生绿”,一“绿”字最为醒目,读之顿觉神清气爽;一路游来,亦是“径转庑旋,领略幽旷”。其时恰逢六月酷暑,虎丘山竟如此阴凉爽人,加之清波萦绕,山境幽奇,此游岂不快哉?
但“不似髡我西湖也”七字置于文中,顿觉刺目惊心。原来,谈迁此次“北游”已是山河易主,先朝沦亡,心怀亡国之哀的谈氏看到山塘之柳,想起清兵进驻杭州后,牧马西湖,湖柳尽毁的情景,不由心溢悲苦,写下了这七字。此又暗指清政府对浙江一代抗清志士的无情杀戮。一“髡”字实在力重千钧。
谈迁本为史学家,北游之行又“故国飘零百感生’“(谈迁广陵),他记虎丘之游便绝无袁宏道“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虎丘)的铺张扬厉;绝无李流芳“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矣”(游虎丘小记)的闲情逸志,而是严谨中透着冷峻,平淡中渗着隽永,让读者透过洗炼剔透的文字,去领会其中的意旨神韵,这便是此文不同于寻常记游文字之所在。
篇末以一“师”、一“谊”、一“诋”附记黄宏宪事,记事严谨客观,淡隽有致,而作者的然否态度尽在未言之中
-
【注释】:原题:梦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句,因戏成短歌“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劝人珍惜可贵的光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日有所诵古诗词读后感,内容包括《日有所诵》读后感,《日有所诵》读后感,《日有所诵》读后感。[《日有所诵》读后感]这本书写的非常有意思,孩子读的时候能够跟据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而且很顺口,比如读‘九九歌’的时候他知道了季节的变化,
-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作品赏析原题: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
-
【原题】: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次韵
-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
这是一首新颖别致的抒情小诗。肃杀悲凉的秋色,凄清哀怨的蟋蟀和鸣蝉声,不知引发了多少诗人心中的惆怅。岳飞的“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使多少人闻之而潸然泪下。但是,周密却反其意而用之,由此引发出
-
娃馆松江北,稽城浙水东。屈君为长吏,伴我作衰翁。旌旆知非远,烟云望不通。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比在杭州,两浙唱和诗赠客,于筒中递来往。]淡白秋来日,疏凉雨后风。余霞数片绮,新月一张弓。影满衰桐树,
-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1) ! 昔缪公求士 (2) ,西取由余于戎 (3) ,东得百里奚于宛 (4) ,迎蹇叔于宋 (5) ,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6)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
-
三十年来坐对山,唯将无事化人间。斋时往往闻钟笑,一食何如不食闲? 作品赏析凉州:一作梁州。
-
《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三》咏梅花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