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百字谣·[元]周权》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百字谣·[元]周权》原文与赏析

[元]周权

东坡苦守彭城,既治决河,乃修筑其城,作黄楼城上,以临河。以土实制水,因以黄名楼。楼成,王由作赋,坡翁为书之,刻于石。予回自京师,登楼怀古,并感项籍遗事,末章及之。

登临把酒,问黄楼人去,几番风雨?妙绝颍滨楼上赋,坡老龙蛇飞舞。千载风流,两翁笑傲,淮泗归谭麈。衣冠安在?我来空自延伫。

下视阛阓喧尘,惨昏烟落日,西风鼙鼓。昔日争雄怀楚霸,百万屯云貔虎。世事茫茫,山川历历,不尽凭阑思。城头今古,黄河日夜东去。

这是一首彭城(今江苏徐州)怀古词。词前的序文,交代了填写这首词的缘由。作者系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几度入京求仕,都落第而归。徐州,是作者南归途中的必经之地。作者登楼怀古,回望京师大都(今北京),并对往昔项籍之事有所感怀,词的最后就写到这一点。词的上片,怀念苏氏文业;下片,怀念项籍武功。

词一开头,就感叹苏氏兄弟去世到目今,早已是时移世换了。“登临把酒,问黄楼人去,几番风雨”,登临黄楼,高举酒杯,试问黄楼的主人去世之后,到现在,人世间又经历了多少折腾?“黄楼人”,指苏轼、苏辙兄弟两人。“风雨”,一般都比喻人世间的折腾。“几番风雨”,既指苏轼经历了几番风雨,也指整个社会经历了几番风雨。苏轼离徐州调任湖州太守不久,因文字之祸被捕,险些丢掉性命,幸亏有人营救,才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就是一时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苏轼晚年,又一贬再贬,一直贬到海南岛。直到宋徽宗即位,苏轼才遇赦被召,但在回京途中的常州(今属江苏)就与世长辞了。这是苏轼所经历的“几番风雨”。苏轼之后,北宋统治集团内部党争一直没有停歇,而金兵又大举南侵,致使北宋灭亡。南宋半壁江山,后又受到蒙古铁骑的蹂躏,至使整个宋朝灭亡,建立了元朝帝国。这就是整个社会所经历的“几番风雨”。“几番风雨”四个字中,包含了作者无限的感叹。顺着“几番风雨”,作者又进一步感叹:“妙绝颍滨楼上赋,坡老龙蛇飞舞。千载风流,两翁笑傲,淮泗归谭麈。”苏辙(别号颍滨)当年在楼上作的黄楼赋,可谓绝妙之作;苏轼当年的书法,犹如龙蛇飞舞,堪称神品。千年难得的风流业绩,两位老先生笑谈傲视的神态,现在在淮河泗水一带,早已不过作为一种清谈的资料罢了。淮泗,指淮河泗水,都流经徐州地区。麈,俗称拂尘,作用如现在的掸帚。谭麈,即清谈。因为魏晋名士清谈时常手持麈尾,故名。这里,“妙绝颍滨楼上赋,坡老龙蛇飞舞”,是极赞苏氏文业,调子是激昂欢乐的。可是“淮泗归谭麈”一句,调子急转直下,笼罩着怅惘的感情、虚无的色彩,也充满着无限的感叹。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感叹:“衣冠安在?我来空自延伫。”现在,象苏氏兄弟那样的“衣冠”人物又在哪里呢?我来到这里,不过是空自徘徊而已。“衣冠”,一般指代士大夫,这里指代苏氏兄弟。“延伫”,犹言徘徊。“空自延伫”,把怅惘之情,写得更深了一层。

徐州,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下片开头,便想象徐州古战场的情景。“下视阛阓喧尘,惨昏烟落日,西风鼙鼓”,从楼上下视地面,似乎看到了古战场的景象。街道中,一片喧嚷,尘土飞扬;黄昏时,落日无光,烟雾弥漫,充满着凄凄惨惨、昏昏沉沉的气氛。“阛阓”,市场,也指街道。“鼙鼓”,古时军队中的战鼓。在徐州的古战场上,最突出的英雄人物,要数项羽。所以,接着笔锋便转到对当年项羽英雄气慨的描述。“昔日争雄怀楚霸,百万屯云貔虎”,值得怀念的是昔日争雄的楚霸王项羽,他曾率领着百万勇猛的军队,象云层聚集在一起,奔驰沙场。“屯”,聚集。“貔”,古代传说中一种象熊的野兽,旧时比喻勇猛的军队。怀古之后,作者便从对历史的沉思中,回到了对于现实的叙述。“世事茫茫,山川历历,不尽凭阑思”,世事茫茫,本难预料;山川历历,千古如此;凭栏远眺,思绪不尽。“历历”,清晰的样子。看到的,还有“城头今古,黄河日夜东去”,城头,古今都是如此;而黄河之水,日夜东流,一去不返。苏氏兄弟的文业,项羽的武功,不也都象“黄河日夜东去”一去不返了吗?

这首词感慨历史上的文业、武功,犹如黄河日夜东流,一去不返。从这流动的历史画卷中透出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时光如流,世事不居,确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词人还只看到“世事茫茫”、“城头今古,黄河日夜东去”的一面,而不能深进到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也就是古今变化、人事代谢过程中一代胜一代,新生的必然替代腐朽的、陈旧的。古人受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是必然的,我们也不必苛求。

猜你喜欢
  • 《豆蔻》咏豆蔻诗赏析

    《豆蔻》咏豆蔻 又名白豆寇、园豆寇。姜科。多

  • 写景并附有哲理古诗词(求5首写景有哲理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景并附有哲理古诗词,内容包括写景蕴含哲理诗句,求5首写景有哲理的古诗,求5首写景有哲理的古诗5首写景有哲理的古诗,古诗不要2、3句的。1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年代:【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

  • 《八阵图赏析》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就是重要原因之

  • 鲁迅《我之节烈观》全文、注释和赏析

    “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这一类话,本是中国历来的叹声。不过时代不同,则所谓“日下”的事情,也有迁变:从前指的是甲事,现在叹的或是乙事。除了“进呈御览”的东西不敢妄说外,其余的文章议论里,一向就

  • 欧阳修《春晚同应之偶至普明寺小饮作》全诗鉴赏

    偶来林下迳,共酌竹间亭。积雨添方沼,残花点绿萍。野阴侵席润,芳气袭人醒。禽鸟休惊顾,都忘兀尔形。

  •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诗经》之《溱洧》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原文〕 溱与洧, 方涣涣兮。 (韩涣作洹,齐 士与女, 作灌,鲁作汍。) 方秉蕑兮。 (齐蕑作菅。)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 洵訏且乐。 (鲁洵作询。韩訏 维士与女, 作吁。)

  • 寓言“扁鹊换心”注释、翻译和解说

    鲁公扈 ① 、赵齐婴 ② 二人有疾,同请 ③ 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 “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 ④ 府藏 ⑤ 者,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

  • 《节日》鉴赏

    作者: 李伟昉

  • 《韩非子·诡使第四十五》译文与赏析

    诡使第四十五 【题解】 本文韩非从重农战之本、抑工商之末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君在使役民众时存在着严重的悖反,这就是“诡使”之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