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中秋月·[唐]李峤》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中秋月·[唐]李峤》原文与赏析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诗经开始,古代诗歌中写月的诗句、诗篇不胜枚举。这大概是“月有阴晴圆缺”而长在、光色清美柔和而空明,使人感到它既亲切又神秘的缘故吧。

吟月诗中,似乎写中秋月的最多,究其原因,一则如民间所说的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尤其惹人喜爱,二则是中秋月同人间最易产生离合之情的中秋节联系在一起。诗人们或望团员之月,念离别之人;或亲朋聚于月下,得团圆此类境遇,最易动情。所以古诗中不但写中秋月的多,而且写得十分感人的也多。

不过,李峤这首中秋月重在说理,对月照人间的现象,于人所共识之外,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

古人写月,多注意它的两大特点,一是它的永恒性,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清光此夜中,万古望应同”(司空曙龙池寺望月)。二是月色的无处不在。唐人作赋,即云“千里著明者,唯月”(郑遥明月上高楼赋),“月至明而不阻遐迩”(杨谏月映清淮流赋)。诗中写到这一点的就更多了。鲍照说“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玩月诗),梁简文帝说“今夜月光来,远上相思台。可怜无远近,光照悉徘徊” (望月),张九龄说“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望月),权德舆说“三五二八光如练,海上天涯人共见”(秋月)。还有南朝民歌中“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李白说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是本于这种认识。这真是“圆魄(即圆月)上寒空,尽言四海同”,李峤这两句诗概括了古代诗文家写月的一个共同特点。

验之以事实,人们写月“尽言四海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也带有美化、理想化的色彩。李峤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是在肯定理想境界存在的同时,指出还存在着不够理想、甚至大煞风景的一种境界。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言,比较全面;就诗贵创新而言,其立意是不落窠臼的。

其实,在李峤以前,曹植就说过“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泰山梁甫行),晚于李峤的张祜也说“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中秋月)。“万里见明时”须“逢好夜”,岂不是说中秋节也有“雨兼风”那样的不好之夜而不能“万里见明时”吗?虽然如此,若论此理说得概括、集中、深刻,还是首推李峤。人们依据月悬中天、光照千里的特点写出了无数缠绵悱恻的相思惜别之作,若将李峤这种观念纳入诗中,来写同类主题的诗,可能抒情达意别具特色。

李峤尝仕于武后、睿宗、玄宗三朝,武后时封赵国公,官至宰相,朝廷许多重要文章都出自他的手。前人说他初与王、杨接踵,中秋月写诗人的独特生活感受,表现他对客观物理的冷静思考,和写诗独抒己见的王、杨确实相去不远。

猜你喜欢
  • 托勒,恩斯特作品分析

    【生卒】:1893—1939【介绍】: 德国革命家、表现主义*剧作家。生于萨莫钦(今属波兰)的一个犹太商人的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法国上大

  • 唐宋八大家《苏轼·放鹤亭记》散文名篇鉴赏

    这篇文章妙在气势纵横,议论深刻,却轻描淡写,自然清畅,完全是作者性情的流露。可谓是一篇情理兼备,文采斐然的小品文。

  • 人生乐观古诗词(形容人生需要乐观态度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生乐观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人生需要乐观态度的诗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句,乐观的诗句。乐观豁达的励志诗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2、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

  • 〔黎巴嫩〕哈·纪伯伦《浪之歌·美之歌·雨之歌》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黎巴嫩〕哈·纪伯伦 【原文】: 浪之歌 我

  • 人口原理

    【3348】人口原理(〔英〕马尔萨斯著,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7 1 2印张,1992年8月第1次版,2016年10月第5次印刷,23元)△共十八章

  • 苏轼《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孔周翰》全诗鉴赏

    超然台上雪,城郭山川两奇绝。海风吹碎碧琉璃,时见三山白银阙。盖公堂前雪,绿窗朱户相明灭。堂中美人雪争妍,粲然一笑玉齿颊。就中山堂雪更奇,青松怪石乱琼丝。惟有使君游不归,五更上马愁敛眉。君不见淮西李侍中

  • 周密《野步》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周密《野步》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译文】 春风吹拂麦陇,绿浪倾斜,水草肥美,处处有新蛙欢鸣。我羡慕那无事的双蝴蝶,能留连东风,烂醉于野草花丛之中。 【

  • 辛弃疾《摸鱼儿》诗意|阅读答案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

  • 左传全集《卫懿公好鹤》原文赏析与注解

    卫懿公好鹤 (闵公二年) 【题解】 俗语说得好:玩物丧志。卫懿公不仅因玩物而丧志,同时也因玩物而丧国,以至于最后因玩物而葬送

  •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出处,故事

    源自南宋·朱熹《观书有感》一诗。全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的意思是: 半亩大的一个方塘像面镜子那样明净透澈,天色云影一起反映到水塘里不停晃动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