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水·[先秦]《诗经·小雅》》原文与赏析
[先秦]诗经·小雅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
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
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
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对于这首诗所作的时间和缘由,过去解说的诸家各有所见,我们就全诗内容玩味,可以感到其中充满着悯乱忧谗之情和相警之意,当以作于东周初年较为恰当。周平王东迁后,王室卑弱,失去了宗主独尊的地位。相反则诸侯横恣,镐京一带,危机四伏,作为王室的一位成员,诗人无比忧虑,有所警戒,故作此诗。
诗的首章以横溢的流水起兴。沔,是指水满貌。不过这里兴中有比。百川要归入大海,诸侯也应朝见天子,忠于王室。尚书·禹贡)上就说:“江汉朝宗于海。”宗,即尊之意,百川当以海为宗。然而现在事实并非如此。诗中接着以疾飞的鹰隼为喻,象征诸侯横恣动乱。鴥,形容鸟疾飞貌。隼,为鹰鹞类猛禽。“载飞载止”,描绘隼时飞时止。如果联系下两章中“载飞载扬”、“率彼中陵”看,实际上是以鹰飞不止象征战争动乱。正因如此,面对动荡不安的局面,诗人忧心如焚,他希望自己的兄弟友人能戮力同心,共佐王室。然而这些人“莫肯念乱”,诗人只得发出“谁无父母”的呼号。意思是警戒兄弟诸友,值此丧乱之际,谁无父母?谁的父母不会因时乱而受难?
诗的第二章进一步显示出诸侯大臣的不道行为。“不迹”,即无道之意。面对如此局面,诗人的忧虑之情更是难以忘怀消失。“弭”,平息。“心之忧矣,不可弭忘”足见其忧时念乱之情的深切。
诗的第三章首二句可能有脱落,按照诗经中许多篇章循环往复的结构形式和此篇前二章的起兴特点,本章前面应有“沔彼流水”等二句。“率彼中陵”是说鹰鹞沿着岭中飞行。“率”,循、沿之意。陵,即岭;中陵,指岭中。对于此句的寓意说法颇多,如联系前二章及下文的“谗言”四起,可能是暗示诸侯大臣将有不轨的迹象。正因祸患在即,流言不止,诗人劝诫其友谨慎小心。也就是说,谗慝将兴,不可以不警戒。综观全诗,这确是一篇忧时念乱、畏谗慎戒之作。特别是末章,深有相警慎行之意。所以前人对此诗有“暮鼓晨钟,发人深省”之评。居安尚且应当思危,更何况生在动乱之世,既不可像“邦人诸友”无动于衷,更不能不敬以自恃,反求诸己。
就表达看,这首诗主要运用比兴,以流水、飞隼寓意,或正或反,意蕴深婉。而每章的后四句以赋体直陈己忧,因而使诗中的情感尤显痛切深挚。
-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纷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纪,百尺苍崖尚可磨。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明波。
-
此身与世真悠悠,苍颜华发谁汝留。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鲁人岂独不知丘,蹸藉夫子无罪尤。异哉梁子清而修,不远千里従我游。了然正色悬双眸,世之所驰子独不。一经通明传节侯,小楷精绝规摹欧。(梁生学
-
古文观止·茅坤·《青霞先生文集》序 青霞沈君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字好写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谁有字好写一点,最最简单的古诗,有没有字比较好写并且是五言绝句的古诗,适合写书法的国学经典诗词。忆王孙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原题】:自抛渡未尝惊恐次公安舟为疾风倒吹几不能返自江行未尝阻风将次沙市风留三日
-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遥闻凤吹喧。暗识龙舆度。褰旒明四日。伏槛纡三顾。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银汗下天章。琼筵承湛露。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
-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诗听越客吟何苦,酒别吴娃劝不休。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作品赏析【注释】:风月①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②①风月:清风明月。
-
〔原文〕 笃公刘, 匪居匪康。 迺埸迺疆, 迺积迺仓; 迺裹糇粮, 于橐于囊, 思辑用光。 弓矢斯张, 干、戈、戚、扬, 爰方启行。 (康、疆、仓、粮、囊、光、张、扬、行,阳部。) 笃公刘, 于胥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