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唐]杜甫》原文与赏析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这首借咏泰山而抒发豪情之作,因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含哲理,更为人乐道。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应试落第后,到齐赵一带(今山东、河南、河北一带)游历。这首诗大约就在开元二十三年后几年间写的。诗人落第后,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郁勃着踔厉发奋之气。
诗题望岳,而诗中无一“望”字,可又句句紧切“望”字。不写登岳,或登岳后的“望”,而写拟登前的“望”,为把泰山作为一个追慕对象来写创造了条件。
首句以问启篇,突兀峥嵘,异常警策。岱宗,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之为岱宗。夫,语中助词,无实义,但却舒缓语气,起传神作用。一开篇则崛起“泰山是如何呢”的问题,是诗人走近泰山过程中一直萦回脑际的问题,也是见到泰山急于求解的问题。以问起始,颇能激起读者悬念。“齐鲁青未了”系远望所得。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泰山绵亘于齐鲁之间,其青翠苍茫没完没了。此言泰山之大,由其“青”的长远显示山势蜿蜒。继“岱宗夫如何”之后的第一个回答,给人以宏观印象,气势磅礴,色彩鲜明。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系近望所得。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到泰山身上了。山之北叫阴,山之南叫阳,同一时间,泰山之南已经天亮,泰山之北还是昏晚,因此说“阴阳割昏晓”。这是写泰山的高。由于山高,“昏晓”才如此明显。一个“割”字,本是极普通的动词,可是镶嵌于此,犹如明珠宝玉,顿见光彩夺目。“齐鲁青未了”从横的方面写山之长,“阴阳割昏晓”从纵的方面言山的高,二者结合,则泰山巍峨雄伟朗然在人眉睫之间。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系仰望所得。“曾”同“层”,层云为山上云彩重重。汹涌的层云涤荡着人的心胸。眦,眼眶。决眦,尽量睁大眼睛。诗人要把飞回山林的鸟儿尽收眼底,不仅说明诗人视泰山犹如可作为归宿之处,而且暗示时已傍晚,鸟飞归林之时了。决眦,诗人为泰山瑰丽景色所动,望层云,觅归鸟,驻足时间很久,审视心思很专,泰山在他心目中已形成了不仅形伟而且神逸的形象,这就有了登山纵览的愿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一定要的意思,是诗人的决心。想像登山后由岳上望,那将会看到山周围的山都变得矮小了。孟子·尽心篇:“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前面写足了在山下望岳的感受,到此产生要登山的愿望,自然顺接,水到渠成。想像登上绝顶后的感受,以“众山小”言其立足点之高,视野之阔,非常契合。这首诗千古传诵,久咏不衰,和这结句关系极大。这两句既然是诗人的直陈胸臆,又是富有象征意义的隽语,具有深刻的哲理性。杜甫在挫折面前,不是灰心丧气,不是萎靡不振,不是畏缩不前,而是气足神完,心雄志壮,勇攀绝顶,去领略险峰上的无限风光,鄙夷那些一时得势的庸夫俗子。杜甫后来终于登上了我国诗史上的泰岳,确是“一览众山小”,无疑也启示了人们勇往直前,去攀登各个领域里的“绝顶”。
-
守礼节,尚武勇,崇信义,敦朴素,重廉耻。《清史稿·宣统皇帝纪》|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守礼节,尚武勇,崇信义,敦朴素,重廉耻。《清史稿·宣统皇帝纪》》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名句】其始不立 ① ,其卒 ② 不成。 【注释】①立:确定好策略。②卒:结果。 【释义】开始时没有确定好策略,就一定没有好的结果。 【点评】只要有了好的开始,才能有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苏轼《思治论
-
辞赋和古代神话·辞赋·九章《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晁吾以行。发郢都而去闾兮,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
-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①泗州:安徽泗县。②南山:在
-
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逢著澄江不敢咏,镇西留与谢功曹。
-
昨夜梦见萧珊,她拉住我的手,说: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紧。她哭起来。我心里难过,就醒了。 病房里有淡淡的灯光,每夜临睡前陪伴我的儿子或者女婿总是把一盏开着的台灯放在我的床脚。夜并不静,附
-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浮舟一跻攀,侧径缘穹苍。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早知清净理,久乃机心忘。尚以名宦
-
哀江头杜甫【原文】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1]。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2]?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3]。昭阳殿
-
提起楚霸王,大家都熟悉,破釜沉舟的故事,大家都爱谈,《霸王别姬》这出京剧,大家都爱看。谈到刘邦、项羽,一向似乎同情项羽的多,对于他的失败,都感到惋惜。现在看来,巨鹿一战,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击溃了秦
-
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明年吏部选,梅福更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