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效古(其一)·[南北朝]江淹》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效古(其一)·[南北朝]江淹》原文与赏析

[南北朝]江淹

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

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

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江淹尝作效阮公体十五首,仿照正始诗人阮籍,又题为效古,此为其一。就其内容和表现方式来看,这首诗所仿照的是阮籍咏怀诗第一,阮籍原作:“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两诗意象,内容颇多类同,但是具体分析,二人之作又毕竟大有差异。阮籍诗是以抒发感受为主,表现了在特种环境中主体世界的极度孤独和感伤,所以显得深沉富有内涵;江淹诗系从阮籍诗脱胎而来,虽然意象相同,内容相近,但所偏重的是理趣,故而较单纯和直率。这可以从对原诗的具体剖析中看出。

诗的前六句纯粹仿照阮籍,集合了许多意象,总言内心寂寞感伤,与阮籍诗相同,注重于时间线索。首句言“岁暮”,是一年将近的寒冬之时,季节萧索严酷,迫促逼人,当此之时本来已是人心寂寂,况复又“怀感伤”!随后一句“中夕弄清琴”,心有所感,故长夜不眠,这才坐起弹琴。古人每以琴寄心,琴这一意象的出现正表明作者感伤深重,内心无依。何况琴声清而且怨,这就又增加了一份凄凉。随后讲“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这是由不眠之夜熬到天方破晓时境状。戾戾,是形容风迅急猛烈的样子。清晨,寒风疾劲,朦胧的天幕上,阴云遮蔽了淡淡的晓月,显出一派肃杀。举目四望,一片孤云从北山飘过,夜宿林中的鸟儿,也发出不安的惊叫,却枝徘徊。这是诗人所勾划出的外在环境。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应该说这种环境所表现的仅仅是一种季节特征,但是由于作者心理意识的作用,这些特征在诗中似乎都成了某种移情的象征,所谓“主观之境,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在“岁暮感伤”之中的心理状况。外在环境的肃杀不仅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所以它正好暗示了人生世路的艰辛曲折,由此看来,诗中意象在表现环境的同时,又是作者的一种自我显露。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意识这样的感受,所以诗的后面便要从中抽绎出人生的哲理,使主体精神形成一种普遍的人生概括。

后面四句即是说理。“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人道,即是世道。“人道广”即如言“世路宽阔”。世路宽阔本是人生的一种旷达潇洒,作者加以:“谁言”二字,显然是对此加以否定。为什么要否定呢?下面一句讲得很清楚,“忧慨自相寻”,“相寻”意谓旋即便至。人生世事到处是忧伤感慨,难遂人意,何从言起世路宽阔呢?这是从人生感慨之中所总结出的一种认识,也照应了诗起首所言的“怀感伤”,何以感伤?正在于人生艰难,世路坎坷。以此二句来看,那种所谓旷达洒脱的人生似乎并不存在,因为到处充满了忧伤和感慨,人生艰辛,何以潇洒得起来。应该说,作为一种对艰难生活的切身感受,作者在这二句所表现的是一种共同的人生经历,具有某种普遍性。但是,普遍的人生感受,虽然具有代表意义,却并不足以表现出生命的升华,因为它往往太切近于初级官能感觉,缺乏某种理性价值,所以虽然真切却不免肤浅。如果江淹诗把说理仅停留于此,那么它充其量只是一种感叹,还谈不上说理。好处就在作者最后两句:“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这两句初看似乎是紧承前面,人生艰辛如霜雪严酷,但承中有转,其实是对前二句的一种转折。这样诗在说理中就完成了一次否定之否定,而使意蕴显得丰厚起来。松竹不惧严霜冰雪,正恰似人从饱含忧患的世事沧桑中坚挺而出一般,在砥砺和磨炼中表现出坚贞不屈的品性。这样,人性就从最初的痛苦中得以升华,感受也就一点点凝聚,最终散发出理性的光芒。在诗中,这不但写的是人生的必然,也是诗自身的逻辑必然。

当然,作为一首以说理为主的诗,江淹所作并非完美。这不仅表现在他效阮之作使诗前后有所脱节,而且还在于他在表现这个早已为前人所津津乐道的主题时,缺少一种别出心裁的本领。但他毕竟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便是把世路艰辛与人道广阔相联接,最后托出松竹心,从而使说理经过一次否定之否定过程,比较充分地显示了其内在情性,这是它的特点。

猜你喜欢
  • 名画《九色鹿本生图》赏析

    九色鹿本生图 北朝·北魏 壁画重彩 纵九六厘米 横三八五厘米 见于敦煌莫高窟二五七窟 此图内容源自《佛说九色鹿经》。故事描绘善良美丽的九色鹿,从恒河中救起溺者调达,调达向九色鹿拜谢,并允诺不向任何人泄

  • 查干《小爷爷的瓜田与清风明月》

    所谓瓜田,指打瓜田。在我的童年,村里人爱种此物。打瓜,非大瓜。打是动词,吃瓜时,用手一拍,就裂成两瓣,故名打瓜。打瓜与西瓜,一定是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魏晋南北朝山水诗鉴赏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

  • “孝有三,大孝尊亲”注释、译文和评说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① (《礼记》) 【注释】 ①三:三种情况,三个境界。 【译文】 “孝敬父母有三个境界,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让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

  • 苏轼《和人登海表亭》全诗鉴赏

    谯门对耸压危坡,览胜无如此得多。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花时千圃堆红锦,雪昼双城叠白波。回首球场尤醒眼,一番风送监重磨。

  •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人愁城:刘辰翁《柳梢青》鉴赏

    柳梢青 刘辰翁 铁马蒙毡, 银花洒泪, 春人愁城。 笛里番腔, 街头戏鼓, 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

  • “舟楫”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舟楫》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 【释义】殷商时

  • 古诗词韵律操歌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韵律操歌词,内容包括古诗韵律操的歌词,古诗韵律操歌词二十首第一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古诗词韵律操歌词的作者和朝代、题目。古诗韵律操歌词 告诉你来告诉他 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 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对上来我接下 我们一起来背吧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崔颢《杂曲歌辞·卢姬篇》全诗赏析

    卢姬小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魏玉绮楼十二重,水精帘箔绣芙蓉。白玉阑干金作柱,楼上朝朝学歌舞。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翠幌珠帘斗弦管,一奏一弹云欲断。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佩玉生光辉。人生今日

  • 《鸿渐后宦游广中有诗云不羡黄盏不羡白玉杯不赏析》

    【原题】:鸿渐后宦游广中有诗云不羡黄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长江水曾向章华亭下来予自章台谪广右荆渚间巡尉督迫良遽窃赋小诗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