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送春·[宋]王令》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送春·[宋]王令》原文与赏析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王令(1032—1059),字逢原,江苏江都人。才华出众,早逝。他的诗充满了愤世与济世之情,构思奇特,富有浪漫色彩,风格较雄健。有广陵先生文集。

历来诗人多因春归而伤感。“落花流水春去也”,引起多少诗人惆怅之情。而王令这首诗却充满积极精神,名为“送春”,实为“留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写春日的景色。暮春三月,虽然已经“绿肥红瘦”,有些花开始残落,但毕意还有些花又开了。花儿已不如初春时那么繁茂,却还留着春天的身影。这就为后面相信能唤回东风作了铺垫。那檐头呢喃的飞燕,每天还来往频繁地哺喂雏燕,人们还能听到春天歌唱的声音。落了又开的花儿,穿梭来往的飞燕,仍然给人们留下春天美好的印象。诗人并没有在送春时写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景象,说明在诗人心目中春是永驻的。春真要离别人间了吗?是的,她将悄悄离去。然而诗人相信,只要真心诚意地挽留她,还是可以留得住的。即使她已离开,也会被一片真情感动而回来。第三句“子规夜半犹啼血”,用子规啼血的典故,表达了对春天的热忱的留恋。“子规”,一名杜鹃,其声似“不如归去”,此处用此典故,十分恰切。子规在春夜的啼鸣,在诗人心目中,正是在呼唤着春天归来。“子规啼血,辛苦于心”,夜已深了,子规还在不停地啼鸣,呕心沥血,亦足见其真挚留春之情。“不信东风唤不回”,最后一句以肯定的语气说明只要满腔热情,态度诚挚,春天还是可以唤回的。

这首诗以子规啼血唤东风的形象,阐明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虽题为送春,却无伤春之感,而能给人们以启示:只要坚持信念,执着追求,事情总可以办成功的。

猜你喜欢
  • 小说《智利地震》原文和鉴赏

    克莱斯特 (孙坤荣 译) 一六四七年,在智利王国的首都圣地亚哥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这次地震使成千上万的人丧失了生命。就在发生地震的这一瞬间,一个说是犯了罪受到控告的、名叫赫罗尼莫·鲁赫拉的西班牙青年,正

  • 《大美加查》赵万华散文赏析

    加查,藏文意思是“汉盐”。相传公元641年,美丽的文成公主进藏路过这里,被壮阔的高原美景所吸引,迎风翩翩起舞,遗落了随身携带的盐巴,

  • 李白《太原早秋》全诗赏析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 《高平碑刻诗赏析》

    【注释】:(弘治间,泽州高平县厅事后,掘地得碑,有草书绝句,额傍并无题识。)

  •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鲍照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溯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 (八) 姜夔的“风神”说

    姜夔(1163—1203),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终身未仕,往来鄂、赣、皖、苏间,卒于杭州。南宋著名的词人、音乐家、书法家。其书法论著有 《绛帖平》、《续书谱》、《禊帖偏旁考》等,

  • 古诗词乡村四月改写(改写古诗《乡村四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乡村四月改写,内容包括改写古诗《乡村四月》,改写古诗《乡村四月》,把古诗乡村四月改成作为。一天,诗人翁卷来到一个村庄游玩。只见山陵和原野上一片碧绿,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碧绿碧绿的翡翠。诗人走着走着,来到一片金光闪闪稻田里,稻田中

  • 故愕愕者福也,諓諓者贼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故愕愕者福也,諓諓者贼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湘君》情诗三百首赏析

    湘君 作者: 赵逵夫 【本书体例】

  • 鲁迅《墓碣文》全文、注释和赏析

    鲁迅的《墓碣文》是为纪念自己好友杨铁心而写的。通过描写英勇的杨铁心,鲁迅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震撼人心。读完这篇文章,我心情激动,感受到了鲁迅对杨铁心的深情厚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