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愕愕者福也,諓諓者贼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故愕愕者福也,諓諓者贼也
【注释】①愕愕:直言争辩。②諓諓(jian):巧言。③贼:害。
【释义】敢于直言争辩的人对国家来说是福,花言巧语的人对国家会带来危害。
【点评】敢于直言的人都是操守高洁刚正不阿的人。
参考文献
桓宽盐铁论·国疾
-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白居易的诗句“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描绘了一个归家人的心情。上一句表达出他在家中想念远行的人,夜深人静时坐在家中,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下一句则暗示着他在心中对远行人的期望和祝福。整个诗句透露出对家人远行的关心和思念之情,表现了白居易的家人之情深厚。这一深情贯穿于整篇诗句,展现出白居易对亲人的深情的同时,也表达出他对远行人的关切和期盼。他的诗句既表现了对身处异地的人的思念,也抒发了对家人的牵挂之情。
-
宋词典故·玉生烟 【出典】 唐·李商隐《锦琴》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清·冯浩笺注引《困学纪闻》:“司空表圣(图)云:戴容州叔伦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
风转蕙,露催莲。莺语尚绵蛮。尧蓂随月欲团圆。真驭降荷兰。褰油幕。调清乐。四海一家同乐。千官心在玉炉香。圣寿祝天长。
-
稻粱犹足活诸雏,妒敌专场好自娱。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
-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韩愈·送董邵南①游河北序
-
指用知觉表达思想。托·史·艾略特*的作品,广泛使用了这种手法,使读者“感到思想象立即闻到一朵玫瑰花的芬芳一样”。如他的名著《荒原》*
-
《海棠·月上海棠慢咏题》咏海棠诗鉴赏 曹勋东
-
有美之而莫敢辞,有非之而莫敢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有美之而莫敢辞,有非之而莫敢隐。》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题解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四句,借用采葵伤根进行阐述,告诉世人如何交友的道理。 原文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 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 赏读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成”,这两句意思是采摘葵菜,不要
-
上元应制蔡襄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