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蝉·[唐]虞世南》原文与赏析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清代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蝉的头部有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性高洁,栖高饮露。“垂緌”状蝉的外形,隐写其身份高贵。“饮清露”说蝉的食性,暗寓其品行高尚。以“疏”写桐,意在说明桐树高耸,枝叶稀疏。“流响”声音远播,这是说蝉有能耐,有作为。“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声远是因了“居高”——身份高、品格高,回应上两句意思。一个“自”字,点明此乃本身条件使然,因而顺接“非是借秋风”,不是凭借外力而成的。虞世南是初唐名相,唐太宗屡称他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诗人关于“居高身自远,非是借秋风”的理语,固然是他自矜的表示,也是借此以述理,不作柔弱苗,就要自立、自强。人的声名远播,交口称誉,“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不是靠了有做官的爸爸,有僚属的拍马,有权势地位,有吹嘘的喇叭。只有品格高尚、才能高超,始可影响深远。虞世南借蝉言理,又饱含自身经验感受,故有形有情,也就感人至深。
-
萧散人事忧,迢递古原行。春风日已暄,百草亦复生。跻阁谒金像,攀云造禅扃。新景林际曙,杂花川上明。徂岁方缅邈,陈事尚纵横。温泉有佳气,驰道指京城。携手思故日,山河留恨情。存者邈难见,去者已冥冥。临风一长
-
【3070】解读爨龙颜碑(王洪斌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 6万字,2016年12月第1版,88元)△被誉为“神品第一”的爨龙颜碑位于云南省曲靖市
-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弊裘耻
-
?一作:吕倚梦得承事借示古今书一轴作诗代跋尾倚年八十一?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
-
【名句】悟口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注释与译文]语出《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谏,止,挽救。追,弥补。两句的意思是:我认识到过去的事已不可挽回了,但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弥补。 参
-
家声烜赫冠前贤,时望穹崇镇北边。身上官衔如座主,幕中谭笑取同年。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管弦。仍把天兵书号笔,远题长句寄山川。
-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出处】唐杜甫《 画鹰 》。 【意思】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挟来的。它竦起身子想攫取狡猾的兔子,它侧目而视,
-
【原题】:粹中先辈以甘雨时降兆为丰岁过形雅什猥推凉德辄次元韵以答来贶
-
孙鲂 蜀葵鄙下兼全落,菡萏清高且未开。 赫日迸光飞蝶去,紫薇擎艳出林来。 闻香不称从僧舍,见影尤思在酒杯。 谁笑晚芳为贱劣,便饶春丽已尘埃。 牵吟过夏惟忧尽,立看移时亦忘回。 惆怅寓居无好地,懒能分取
-
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