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溪》禅思哲理诗赏析
泾溪
杜荀鹤①
泾溪石险人兢慎②,终日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注释】
①杜荀鹤:见赠质上人。
②兢慎:小心谨慎。
【诗本事】
泾溪,水名。在安徽省泾县西南,下流汇入青弋江。这是一首析理诗。
【赏评】
南宋诗人姜夔在总结前人诗歌创作经验时,用四个“高妙”来说明优秀作品:“一碍而实通曰理高妙;二事出意外曰意高妙;三写出幽微,如深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杜荀鹤的泾溪诗正是理高妙的杰作。诗写得曲折,理析得透彻。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妙的生命辩证。从表面看,诗的事理是碍而不通的。因为行舟水上,遇险不倾,平流却覆,似乎不合常理。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在这不通的现象中潜藏着大通的本质。因为舟是人驾的,舟的载沉,不取决于路的平险,而决定于人的状况。溪险石危时,人人警惕,自然安如泰山;平流无石处,容易懈怠,往往舟覆人亡。这正是杜荀鹤泾溪诗析理的高妙之处。
-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啄。【口卓】自有云霄万里高。
-
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慈亲思爱子,几度泣沾裙。
-
西湖万顷,楼观矗千门。春风路,红堆锦,翠连云。俯层轩。风月都无际,荡空蔼,开绝境,云梦泽,饶八九,不须吞。翡翠明珰,争上金堤去,勃窣媻姗。看贤王高会,飞盖入云烟。白鹭振振,鼓咽咽。记风流远,更休作,嬉
-
李清照《满庭芳》李清照 李清照 残 梅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① 。篆香烧尽 ② ,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 ③ ,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扬州 ④ 。 从来知韵胜 ⑤ ,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适合古诗词诵读的背景音乐,内容包括找几首适合朗诵古诗文的背景音乐,有什么音乐适合用作古诗朗诵的背景音乐,适合朗诵古诗的背景纯音乐。适合朗诵古诗文的背景音乐:《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即古
-
平日相从乐会文,博枭壶马占朋分。罚筹多似昆阳矢,酒令严於细柳军。蔽日雪云犹靉靆,欲晴花气渐氛氲。一◇万事皆毫末,蜾蠃螟蛉岂足云。
-
诗歌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 (1)从表达方式上,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①叙事诗 以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描绘人物性格与环境,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诗歌。 特点:通过刻画典型的生活场面、语言、动
-
关于诗题,诗人自注:“在至孝社,予儿时读书处也。”元好问的外祖父家姓张,南寺在其附近。这首诗大约作于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诗人饱经丧乱,回到故乡,因眼前景物,勾起儿时回忆,抚今追昔,无限伤感。诗的前四句写景。“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庭风露觉秋偏。”枝叶茂密的秋梧,在晚烟中摇动,满庭寒凉的风露,让人
-
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 注释: 符节: 古代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遣兵将的凭证, 用金玉竹木等制成。上书文字, 用时剖之为二, 每方各持一半, 合之以验真假。 句
-
奉使推能者,勤王不暂闲。观风随按察,乘骑度荆关。送别登何处,开筵旧岘山。征轩明日远,空望郢门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