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节选)·[宋]陆游》原文与赏析
[宋]陆游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孤城。
这首诗共二十句,表现了诗人在这个时期的生活和怀抱。这里节选的是诗末四句。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天,是诗人入蜀后第四次来到成都。当时,诗人离开西北国防前线南郑已经两年,住在成都古寺多福院里,生活闲散无聊。然而诗人写诗,句句充满着豪情,老骥虽伏枥,壮志在千里,为国效力之心不泯。诗篇起笔将安期生与李西平对比,形象地用两人的生平事迹,否定消极的出世思想,肯定了人生应当为国立功。
接着,诗人写自己功未成名未就,可是人已老去,不觉感慨无限:“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螀鸣!”表明自己的抱负不是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诗人,而是盼望跃马杀敌、报效国家,可是宏愿无法实现,只能借酒浇愁,排遣抑郁和苦闷。“国仇未报壮士老”是这首诗的诗眼之所在。它饱含着诗人辛酸的眼泪,闪耀着强烈的爱国思想的光芒。隆兴二年(1164)二月,诗人赴任镇江(今江苏镇江市)通判,曾向主战派抗金名将张浚进用兵之策,后张浚失利,南宋统治集团就向金屈辱议和,诗人也因此被扣上“鼓唱是非,力说张俊用兵”的罪名,罢官还乡。此后,他多次上书求职,表白自己“以待驱策”的抱负。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六日,陆游被任命为夔州通判。夔州任满,诗人受到当时主战名将川陕宣抚使王炎的招请,在幕府中襄理军务。从此,诗人在生活上、创作上产生了一个大飞跃,达到了新的境界。为了纪念和珍视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创作,他把全部诗作总题为剑南诗稿。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这些,他终因抗金图复的愿望和个人功名的不能实现,心中愤愤不平。物不平则自鸣。诗人感慨国仇未报人已衰,匣中宝剑夜中犹有声,壮士雄心,犹思有所报效国家。在写作长歌行的前一年,即乾道九年(1173),诗人在嘉州写了宝剑吟,诗人以幽人和宝剑自比,写宝剑想远征“狂虏”,而诗人却以第三者的身份劝慰说:“岂无知君者,时来自施行。”要宝剑等待时机。表面上是宽慰,实质上是愤懑不平:“一匣有余地,胡为鸣不平?”事隔一年,诗人报国心切,再也不是宽慰宝剑,而是听到“匣中宝剑夜有声”,仿佛诗人在呐喊,在呼啸,盼望踏上抗金复国的疆场!
“匣中宝剑夜有声”,现在常用来歌咏有才者的万丈雄心,摩拳擦掌思有机会再现雄风,一展功夫。它给人以鼓励和力量。
-
《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学不进,只是不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朱熹《近思录》,立志于先类名言句子
-
宋·陆游余年十七八时,读摩诘诗最熟2,后遂置之者几六十年3。今年七十七,永昼无事,
-
长安雨洗新秋出,极目寒镜开尘函。终南晓望蹋龙尾,倚天更觉青巉巉。自知短浅无所补,从事久此穿朝衫。归来得便即游览,暂似壮马脱重衔。曲江荷花盖十里,江湖生目思莫缄。乐游下瞩无远近,绿槐萍合不可芟。白首寓居
-
这首小令写水光山色,极为艳丽。翠岭彩云,波光荡绿,加上意想中窈窕如玉的仙女,构成一幅充满神幻色彩的画面,又洋溢着怀古的悠思。全词意境新颖,造语工巧,美艳多姿,极富情韵。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中国童话《车培晶·装在橡皮箱里的镇子》鉴赏
-
《古代兵法散文·三国两晋南北朝兵法·便宜十六策》原文鉴赏
-
乞丐我沿着街道走,被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拦住了去路。满含血丝和眼泪的双眼,乌紫的嘴唇,破烂的衣衫,化脓的伤口……哎,贫穷已经侵蚀了
-
池馆清且幽,高怀亦如此。有时帘动风,尽日桥照水。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
-
Youdon#39;tloveawomanbecausesheisbeautiful,butsheisbeautifulbecauseyouloveher. 你不会因为美丽去爱一个女人,但她却会因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