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酌贪泉·[晋]吴隐之》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酌贪泉·[晋]吴隐之》原文与赏析

[晋]吴隐之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此诗录自晋书·吴隐之传。另本稍有小异,但其义相同。这首诗源于一个真实、动人、引人思考的故事:贪泉,在今广东南海县西北,相传人饮此泉,就会产生贪心,怀无厌之欲。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之任,“未至州二十里”,过石门贪泉,对历来传说,颇不以为然。“乃至泉所,酌而饮之”,既不信邪,又洁其志,所以对传说反其意而赋之,阐明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内因的决定性,得到后人的多方称誉。据晋书载,王隐之到任后,始终以酌贪泉砥砺自己,“清操愈厉”,不仅未改其廉洁之美德,而且更加自觉、主动、有力。因而人以诗名,诗以人传。

具体地来说,这首诗有以下三个特点:

立意新颖而深刻。石门贪泉,传说已久,一般人只是作为趣闻、怪谈一笑了之,而吴隐之却以此为触发点,巩固自己的廉洁美质。在叙述中,开头似乎是介绍、复述、传播,但三、四两句却蹊径别开,以古称廉洁仁义之士的伯夷、叔齐为例,说明人的好坏关键还在本身的素质,而不是身外的物质决定的。这样,就从一则奇闻的分析中升华到辩证、唯物的高度。自古以来,就有“孟母三迁”、“孟母择邻”之佳话,又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理告诫,这些都是侧重于环境因素与外在影响。此诗则从此翻出新意,突出人的主观因素、内在能力,的确精辟高超。

言志明确而委婉。作者写诗的目的,明明是触物言志,清操砺节,但行文之间,又避免了直露与表白。只是在传说与古贤的对比之中,形成壁垒森严、针锋相对的两种境界。前者是一饮此泉,即起贪心,即使是沾一下嘴唇,也无法避免;后者是素质优异,即使饮此泉水,亦丝毫不能改变其夙心。对比鲜明,倾向显露,读后感到作者对夷、齐的肯定、向往,并以此为喻,表达“唯斯人,吾谁与归”的心志。

用语朴素而雅致。全诗似以口语而成,朴素自然,近乎民谣,但前二句用一“歃”一“怀”,则风格渐转,“歃” (sha煞),即用嘴吸取,亦即“喝”、“饮”之意。“怀”即“欲”、“思”、“想”之意,如果将此句改为“一喝想千金”或“一饮思千金”,诗意、诗境将大受破坏。同样,三、四两句亦以明白晓畅为基调,但嵌入伯夷、叔齐一典,则又韵味自然透出。由此可见,此诗的语言风格是朴中见雅,雅俗相兼,这样就使诗歌增强了传播力。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述自己高洁志向时则用了这个故事,“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涸辙,用庄子典,与吴隐之事相映成趣,而“觉爽”、“犹欢”则是吴诗哲理的升华,同样得到后人的赏爱。

总之,诗人、诗作,人品、诗品,在这首诗中有了自然和谐的统一。至于人品之高,史有详载,前贤有论;但于诗品之美,前人庶无发掘,本文故侧重这一侧面的剖析,以见“哲理诗”之特点。

猜你喜欢
  • 苏轼《与秦太虚、参寥会於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全诗鉴赏

    二子缘诗老更穷,人间无处吐长虹。平生睡足连江雨,尽日舟横擘岸风。人笑年来三黜惯,天教我辈一樽同。知君欲写长相忆,更送银盘尾鬣红。 作品赏析【原题】:与秦太虚、参寥会於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韵得

  • 《春泛若耶溪赏析》

    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綦毋潜因安史之乱爆发而归隐之后创作的作品。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若耶溪,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   此诗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事,放任自适的意趣。这种“幽意”支

  • 国学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处和解释

    【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语出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在马厩内的千里马虽然老了,但它的志向仍然是要驰骋千里;一个刚强有大志的人,即使到了晚年,其雄心壮志也不会泯灭。说明有

  • 《汪叔耕见访不数日别去恶语为赠兼简子用子美赏析》

    【原题】:汪叔耕见访不数日别去恶语为赠兼简子用子美二友

  • 李白《观鱼潭》全诗赏析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 国学名句“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出处和解释

    【名句】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 语出三国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举措》。根据人来安排官职就会混乱,根据官职来选择人就会井然有序。说明不能因人设事,而应当因事设官,并选择适当的人来充任。

  • 韩愈《秋怀诗十一首》全诗赏析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白露下百

  • 《沁园春 次韵林南金赋愁赏析》

    【注释】:自杜甫在诗中大量描写“忧愁”以来,韩愈又也说:“文穷而后工”,忧愁是诗人常有的情感。诗人写诗必然说愁 ,因此辛稼轩曾调侃写道:“少年不知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词人说的不只是自己 ,其意更在于揭示许多诗人所

  • 忍学《八十一一言齑粉》译文与赏析

    八十一一言齑粉八十一一言齑粉 丁晋公虽险诈,亦有长者之言。仁庙尝怒一朝士,再三语及公,不答。上作色曰:“叵耐,问辄不应。”谓

  • 岑参《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全诗赏析

    骤雨鸣淅沥,飕飗谿谷寒。碧潭千馀尺,下见蛟龙蟠。石门吞众流,绝岸呀层峦。幽趣倏万变,奇观非一端。偶逐干禄徒,十年皆小官。抱板寻旧圃,弊庐临迅湍。君子满清朝,小人思挂冠。醉酒漉松子,引泉通竹竿。何必濯沧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