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宴词》阅读答案及赏析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①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
②畎(quǎn):田间小沟。③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棹,长的船桨。
(1)“悠悠”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2分)
(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悠悠”一词写出了春水绵延流淌的状态;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运用叠词,具有音韵美。(写出两点即可)
(2)A寄情于景(借景抒情),借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抒发诗人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B反衬(衬托),以“浅溪”反衬离愁之深。(手法1分,效果2分)
二
1.这是一首写“离愁”的送别诗,诗中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悠悠”一个词则暗示了诗人一片 的深情。(1分)
2.如何理解”桃溪浅处不胜舟”?结合写法作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
1.惜别(依依不舍,1分)
2.桃花溪太浅,怕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1分)。此诗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重。(或化虚为实的手法,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赋予重量感,写出了愁之深重;或夸张手法,将“离愁”夸大,担心溪水浅,载不动,进而写出离愁之深之多。(2分)。
赏析
宴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虽然是在宴席上所写,描写了宴会的情景和周围美好的景色,但却以乐景写爱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也暗示了诗人一片惜别深情。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非常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近了。
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一为反衬。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诗人想象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二为想象。诗人写所想,化虚为实,借溪浅不胜舟形象地表达了离愁之重。三为借景抒情。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翻译与解读
-
《秋海棠·和周雪客白秋海棠》咏秋海棠诗鉴赏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校园优美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春天学校的现代诗,描写校园春天的美,诗句?自编的也行!,关于春天校园的诗歌。带着亲友的祝愿,带着全新的期盼,告别家 园温馨的港湾,我们走进乍暖还寒的校园。 所有的花儿都在这里绽放,一年一度,岁岁 年年。 一年之计
-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 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 ① ,乃试之于位, 典职数十年 ② ,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
-
亦知数出妨将息,不可端居守寂寥。病即药窗眠尽日,兴来酒席坐通宵。贤人易狎须勤饮,姹女难禁莫谩烧。张道士输白道士,一杯沆瀣便逍遥。
-
《临江仙》 年代:宋作者:柳永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心遥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 萧条。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
-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 ① ,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 ② ,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 ③ ,更有潺潺流水 ④ ,高路入云端 ⑤ 。过了黄
-
野水泛长澜,宫牙开小茜。无人柳自春,草渚鸳鸯暖。晴嘶卧沙马,老去悲啼展。今春还不归,塞嘤折翅雁。 作品赏析叹马政荒废。注:1:沙苑:唐于同州置沙苑监,养马。2:野水泛长澜,宫牙开小蒨:宫牙,宫殿牙门。
-
成为N报首席记者后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采访“桥老板”。这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谁不知道,“桥老板”神秘莫测,如隐云里雾里;
-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出处】唐杜甫《 春宿左省 》。 【意思】 我明天早上有一个奏章要献上去,恐怕会延误时刻,所以屡次在夜里询问是什么时候了。 【全诗】 《春宿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