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送子由使契丹》阅读答案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D
(2)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简析
诗中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并以壮语鼓励弟弟:所以不辞辛劳不畏严寒出使,为的是使异族之邦了解宋朝杰出的人才和高度的文明。诗中又以想象之笔写出弟弟在异国他乡思念京都、思念兄长的情景,且谆谆嘱咐其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因为中原人才济济,不一而足。这首诗饱含着诗人热爱邦家民族、努力维护朝廷声誉的深厚感情。
-
君不见巫山神女作行云,霏红沓翠晓氛氲。婵娟流入襄王梦,倏条还随零雨分。空中飞去复飞来,朝朝暮暮下阳台。愁君此去为仙尉,便逐行云去不回。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著名诗句。意喻寺庙位于孤山之北,亭子建在贾家西边,水面已经很平,云彩低垂。上一句可能是描写贾亭的位置,下一句可能是描写景物状况。这两句交相呼应,意境深远。
-
此为咏物词。词中借咏和风细雨中盛极一时、风情万种的柳枝,塑造了虽青春年少、红极一时而终归要红颜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达了词人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风尘女子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寄寓了作者自身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借助形象上的比拟与联
-
一点樱桃启绛唇 ① ,两行碎玉喷《阳春》 ② 。 丁香舌吐衠钢剑 ③ ,要斩奸邪乱国臣。 【释词】 ①樱桃:比喻美女的口小唇红。启,开。绛唇:绛,红;唇,嘴唇。 ②碎玉:洁白的牙齿。喷:唱。《阳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给孩子的古诗词高清图,内容包括问一首父母写给孩子的很有名的一首诗,图片版的,祝福“孩子”的诗句,给孩子的古诗词。愿你是一只燕,衔着春光飞来;愿你是一只鹰,一展翅,箭一般射向蓝天……愿你像那小小的溪流,将高高的山峰作为生命的起点,一路跳跃,一路奔腾,
-
韦应物 冰泮寒塘始绿,雨余百草皆生。 朝来门阁无事,晚下高斋有情。 韦应物为官清廉,“秉性高洁,鲜食寡欲,所至焚香扫地而坐”(李肇《国史补》卷下)。他崇尚陶渊明,把物质享受看得很淡很轻。这首小诗就通过
-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出处】唐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 》 【意思1】看到满地落花,不由得为自己的白发苍苍感到悲哀;又眺望高空中的飞鸟,想到昔日自己也曾怀抱着青云大志,如今却已年老体衰;不禁
-
一观其神骨,洞其品行 【原文】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1)存”,神之谓也。“山骞(2)不崩,唯石为镇”,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出处】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 》。 【意思】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 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
-
悲歌无名氏【原文】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1]。思念故乡,郁郁累累[2]。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3]不能言,肠中车轮转[4]。【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