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悲歌
无名氏
【原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1]。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2]。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3]不能言,肠中车轮转[4]。
【注释】
[1]可以:聊以。当:代替。
[2]郁郁累累:形容忧思很重。郁郁,愁闷的样子。累累,失意的样子。
[3]思:悲。
[4]肠中车轮转:形容内心十分痛苦。
【作者介绍】
这首古辞收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作者不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不得归的悲哀之曲,是一首征人久戍无家可归亦无计可归的绝唱。
“悲歌可以当泣”,诗一开头,劈头劈脑拦腰斩断许多内容,不难理解,这位悲歌者在此之前不知哭泣过多少回了,由于太伤心,以至最后以放声悲歌代替哭泣,他为何这样悲哀?
“远望可以当归”,原来是一位游子,他远离故乡,无法还乡,只好以望乡来代替还乡了。真的“远望可以当归”吗?只是聊以解忧,无可奈何罢了。这两句把许许多多人的生活体验作了典型的艺术概括,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这是承接“远望”写远望所见,见到了故乡吗?没有。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岗遮住了望眼,故乡何在?亲人何在?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两句是写思乡而未还乡的原因。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哪里还有家?无家可归。即便是有家可归,也回不去,因为“欲渡河无船”。所谓“欲渡河无船”,不仅仅是指眼前无船可渡,而是说自己处处受阻,前途坎坷,走投无路。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他的思乡之情,他的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诉说,但有许多难言之隐,不敢乱说,只好闷在心中,万分痛苦,就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般,阵阵绞痛。
这首诗和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在思想内容上相似。最后两句均是“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但一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一是直抒胸臆,真切沉痛,各臻其妙。
-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作品赏析原题: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问人云长老可遵作遵已退居圆通亦作一绝
-
中州之蜗,将起而责其是非,欲东之泰山,会 ① 程三千余岁;欲南之江汉 ② ,亦会程三千余岁。因自量其齿 ③ ,则不过旦暮之间。于是悲愤莫胜, 而枯于蓬蒿之上, 为蝼蚁所笑。 ——《于陵子》 【注释】
-
独照碧窗久,欲随寒烬灭。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
-
上片起首,突现了词人意志豪壮的英武气势。“临水纵横回晚鞋”,他骑着金镀银鞍辔马,奔驰在水滨,豪纵奔放,无所拘束,一直到晚上才勒住马缰驶向归程:“归来转觉情怀动”,一旦回到居处,竟忽然情怀转向波动。“梅笛烟中闻几弄”,远远听到《梅花落》的
-
这首词是写江行采石所见所感的,虽自称“戏作”,其实寄慨遥深。 上片写江行所见。“千丈悬崖”,言采石江岸高峻陡峭;“削翠”,言江岸壁立如削,却草木葱茏。如果说“千丈”句写江岸,而“一川”句则写江水。廖世美《好事近》词说:“落日水镕金。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春蚕到死丝方尽[2],蜡炬成灰泪始干[3]。晓镜但愁云鬓改[4],夜吟
-
【原题】:去冬蒙君实示嘉篇懒拙不即修谢临书走笔深愧浼渎
-
登辨觉寺王维①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②。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软草承趺坐③,长松响梵声。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④。【注释】①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与衣有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与衣服有关的诗词,谁知道有关与衣服的古诗,关于衣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云想衣裳花想容.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吸取少年
-
作者: 田秉锷 ……于是所有街道平滑而灿烂地躺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