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雨·沙岸残春雨》阅读答案及赏析
陈与义
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
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栏。
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
惜无陶谢②手,尽力破忧端。
【注】
①此诗作于宣和七年(1125),当时诗人因奸相王黼被罢官而受到牵连,被贬为陈留(今河南杞县)酒税。
②陶谢,即陶渊明和谢灵运。 “惜无”二句:是说自己缺少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诗才,不能够借吟咏尽遣忧闷。
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诗歌的首联对仗工整,上半句停顿应为“沙岸/残春/雨”,“残春”在这里意为晚春。
B.“花带泪”用拟人手法写经雨之后花瓣上残留着雨滴的景象,蕴含着诗人的感伤之情。
C.“万里”一句用夸张手法极写诗人凭栏远眺视野之开阔,侧面表现了雨后空气的澄明。
D.“日晚蔷薇重”一句是说天色已晚,原本明艳的蔷薇花因光线昏暗而变得色彩黯淡了。
E.颈联中的“寒”字是作者的身心感受,表现了雨后天气的寒凉和诗人心中的悲凉。
2.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遭遇来看,其中“忧”的具体内涵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C D(C项“万里”不是形容视野开阔,而是说诗人离家万里之遥;“蔷薇重”可理解为经雨之后,蔷薇花因被雨水沾湿浸润而显得沉重。杜甫诗句“花重锦官城”,秦观诗句“无力蔷薇卧晓枝”均写此种情状。)(4分。每选对一个选项2分,多选该题不得分。)
2.尾联意为可惜自己没有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诗才,不能借吟咏来消除忧愁烦闷。“忧”具体包括:①被贬偏远之地的感伤。②客居万里之外的忧愁。③残春寒雨中的落寞、悲凉(伤春之感)。(6分。尾联的意思2分,大意对即可。“忧”的内涵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大意对即可。)
简析
此诗作于宣和七年(1125),时诗人因宰相王黼得罪朝廷去官,也受到牵连,由符宝郎谪陈留镇酒税。诗在春雨的描写中,抒发了客居他乡的思乡情绪。颔联和颈联的对仗工整,并且颔联中的“一时花带泪”承首句“沙岸残春雨”,“万里客凭栏”承次句“茅檐古镇官”;而颈联中的“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又分别呼应颔联中的两句。颈联写凭栏之景,尾联写凭栏之情,这都使全诗前后呼应,一联紧扣一联,诗意清晰明朗。诗中的“一时”与“万里”表明了诗人的无奈,而蔷薇的“重”和燕子的“寒”则渲染了诗人在雨中的落寞与孤独。末二句点题,用“陶谢手”的寓意反衬自己的乡愁是无法解脱的,显得意味深长。纪昀评:“深隐而清切,简斋完美之篇。”
-
我记事时起,那棵野樱桃树就长在那里,不知已经站立了多少年。认识它的时候,我六七岁,而它,已经有吃饭的大搪瓷碗那么粗了。它生长在我家
-
归来未及问生涯,先问江南物在耶。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苏州舫故龙头暗,王尹桥倾雁齿斜。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出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意思】五彩缤纷的野花渐渐要使 人眼花缭乱,浅绿的嫩草刚好遮没 马蹄。 【鉴赏】 野花开放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 野草生长
-
晚次鄂州——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
-
天子章第二 【原文】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1];敬亲者,不敢慢于人[2]。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3],刑于四海[4],盖天子
-
绍兴,一片鉴湖水流淌出血脉,一座会稽山支撑起骨骼,无数英雄儿女陆续走到历史舞台的中央,他们的气概、才情、功绩、遗憾……成为这块土地
-
《镜花缘》第11、12回写的是君子国。君子国是作者向往的合理社会的模型,作者虽然把这个国家的人际关系写得做作近乎虚伪,但却不像大人国、轩辕国那样带有非现实的神话色彩。作者分明是要充分赋予君子国在现实社
-
剥剥啄啄,有客至门。我不出应,客去而嗔。从者语我,子胡为然。我不厌客,困于语言。欲不出纳,以堙其源。空堂幽幽,有秸有莞。门以两板,丛书于间。窅窅深堑,其墉甚完。彼宁可隳,此不可干。从者语我,嗟子诚难。
-
宋及楚平 (宣公十四年、十五年) 【题解】 楚军围宋,宋即求救于晋国。晋国派解扬向宋国传达“晋师悉起,将至矣”的消息,以鼓励
-
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修道来几时,身心俱到此。嗟余牵世网,不得长依止。离念与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