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阅读答案及全文赏析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1.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窈窕淑女。
3.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5、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6、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7、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二:
练习:
1.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2.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4.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5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意思接近即可)
4.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5.(2分)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6.(2分)(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1分)。(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1分)。
7.解析:这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对其主旨历来有不同的理解,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爱情诗,描写青年男子对理想爱人的追求。雎鸠,是一种水鸟,传说这种鸟儿雌雄相爱,情真意专,形影不离。
答案: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说“比兴”也正确,兴中有比)
三: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1)运用“兴”的艺术手法(1分)。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2分)。(答出“比兴”“兴寄”“重章叠句”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亦可)
(2)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1分)。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1分);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1分)。
3.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3.(2分)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4.(2分)(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1分)。(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1分)。
-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
《词林正韵》 人间烛尽青霜事,笺中雁写红枫字。 醉了少年时,过肠犹几思。 雨春风细细,向昨吹窗里。 伊始梦谙兮,沙沙听尔遗。
-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
王夫子,送君为一尉,东南三千五百里。道途虽远位虽卑,月俸犹堪活妻子。男儿口读古人书,束带敛手来从事。尽将徇禄给一家,远则行道佐时理。行道佐时须待命,委身下位无为耻。命苟未来且求食,官无高卑及远迩。男儿
-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作品赏析【注释】:欲:指犹。银箭金壶:指金壶丁叮乐:指尔。《乌栖曲》是乐府《清商
-
宋·姜夔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
-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卧呼不觉。觉来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古语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平生未省出艰险,两足惯曾行荦确。含晖亭上望东溟,凌霄峰头挹南岳。共爱丝杉翠丝乱,谁见玉芝红玉琢。白云何事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 《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②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③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
题宝林寿禅者壁方干①邃岩乔木夏藏寒②,床下云溪枕上看。台殿渐多山更重③,却令飞去即应难。【注释】①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
-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