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宝应舟中月夜》阅读答案
清代·厉鹗
芦根渺渺望无涯,雁落圆沙几点排?
明月堕烟霜落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1.诗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后两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1.(4分)描绘了一幅空旷寂寥的秋江图。(2分)水面上的芦根一望无际,沙洲上的落雁星点排列。(2分)
2.(4分)凄清难耐之情,(2分)漂泊思乡之苦。(2分)
-
过许州时,诗人身处绵延百里的柳荫道中,碧青的池水,翠绿的垂杨,周围一片绿色,他甚至觉得连自己的胡须、眉毛也被这美好的景色染绿了,这使他感到十分赏心悦目。而一路知了的欢快叫声,更增添了他的愉悦之情,使他非常轻松地在不知不觉中过了许州。
-
天门夜上宾出日,万里红波半天赤。归来平地看跳丸,一点黄金铸秋橘。太华峰头作重九,天风吹灩黄花酒。浩歌驰下腰带鞓,醉舞崩崖一挥手。神游八极万缘虚,下视蚊雷隐污渠。大千一息八十返,笑厉东海骑鲸鱼。三韩王子
-
作者: 张俊山
-
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君家兄弟不可当,列卿御史尚书郎。朝回花底恒会客,花扑玉缸春酒香。
-
吴昌硕 荷花荷叶墨汁涂,雨大不知香有无? 频年弄笔作狡狯 ① ,买棹日日眼菰芦 ② 。 青藤白阳呼不起 ③ ,谁真好手谁野狐 ④ 。 画成且自挂粉壁 ⑤ ,溪堂晚色同模黏 ⑥ 。 【注释】 ①狡狯(k
-
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初期的重要词人。7岁
-
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时命到来须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更待城东桃李发,共君沉醉两三常
-
挥扇仕女图 唐· (传) 周昉作 绢本设色 纵三三.二厘米 横二○三.三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周昉画迹,见于著录的有百数十件,但时至今日,已经散失殆尽了。从传其所作的五六件存世作品来看,比较可信的当属这
-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作品赏析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③尘:尘嚣。喧嚣的声音。这两句是
-
杨万里 红白莲花共塘开,两般颜色一船香。 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南宋诗人杨万里一生写有四千二百首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比较高产的诗人。他的思维似乎形成了某种定势,对于所见所闻,不需过多穿凿,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