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游园不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⑴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⑵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⑶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1.“柴扉”写出了“园”的什么特征?
2.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你认为其哲理是什么?
3、品味后两句的意蕴。
参考答案:
1.“柴扉”表现了“园”的简陋。
2.告诉人们,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气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不可压抑的。
3.“春色”既已“满园”,而且“满”得关也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一切美好、向上、生机勃勃的事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难道墙能围得住、门能关得住吗?
二:
(1)诗的上联别具情趣,试简析之。(2分)
(2)分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表达技巧。(3分)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除了写春景外,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参考答案
(1)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 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 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 特。(2分)
(2)想象:“出墙”的“一支红杏”,让人看到春天的气息;“满园春色”,是看不见的美景,通过想象,让读者想出里边的“春色满园”。
虚实结合:实写“出墙”的“一支红杏”,让人看到春天的气息;虚写“满园春色”,把看不见的美景,通过想象,让读者想出里边的春色满园。
拟 人:“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 宣告春天的来临。“关不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3分)
(3)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压制不了的。
三
1.题目“游园不值”的意思是什么?(2分)
2.请结合诗意,具体分析园子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1.游园不值 :(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关键要解释对“值”的意思)
2.从门前的青苔看,此人不大与世俗之人交往;
从“柴扉”看,此人家境不富有;
从院子里花草树木的长势喜人看,此人喜欢养花种草情趣高雅;
综上所述,园子主人应是一个热爱生活情趣高雅之人,或者可以认为他是一个安贫乐道的隐士。(答到一点1分,两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
四: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叶诗化用陆诗陈句,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试简要分析。
马 上作 陆 游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参考答案】
叶诗较陆诗取景小而含意深。加上了“关不住”三字,突出了春意的活跃,使与“关”字相应的“出”字更有精神。借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表现“满园”的盎然春意,叶诗较陆诗更为鲜明。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译文二
应当爱惜青苔不让屐齿把它踩坏,
我轻轻地敲着那扇柴门可是许久也不开。
然而满园的春色柴门是关不住的,
一枝粉红色的杏花已从墙头探伸出来。

赏析: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丰神俊朗,更动人遐思。
其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
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评说】 本诗选自郁逢庆《郁氏续书画题跋记》卷一,厉鹗《宋诗纪事》卷四四。两书文字不同,今从《宋诗纪事》。 李唐(约1050—
-
锤炼类·衬逗虚字法的宋词赏析 【依据】 凡人无论作何文字,欲其姿态生动,转折达意,皆不可不知虚字之用法,而填词为尤要也。长调之词,曼声大幅,苟无虚字以衬逗之,读且不能成文,安能望通体之灵活乎?惟用于小
-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作品赏析岂:一作初、欲----------------------------------------
-
暮色所有的色泽,在黄昏降临之时变得柔和起来暮野四合,虫鸣高涨老杨树是村落的灯盏,指引人们找到回家的路河流日复一日送来神的旨意,然后
-
宋词典故·点酥娘 【出典】 宋·梅尧臣《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风等物一皆妙绝其家特以为岁日辛盘之助余丧偶儿女服未除不作岁因转赠通判通判有诗见答故走笔酬之》诗:“翦竹缠金大于掌,红缕龟纹挑作网
-
【题解】 这首诗的特色,其次还表现在艺术处理上,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具体表现在: 第一、诗之取材,忽而神话故事(六龙驭日,羲和汩波),忽而历史传说 (鲁阳挥戈),忽而自然现象(春风秋日、草谢木落
-
1 在儿子上幼儿园时,他时常吹着玩具小水泡,他告诉我说,那是水居住的地方。 在我的童年,抬头望夜,只是为了等待,等待星星变成雨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用莲花形容爱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莲花比喻爱情诗句,经典爱情莲花诗句大全,莲花的爱情诗句。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红叶:
-
唐·李肇 2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 3 。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 4 :“良宵难遣 5 ,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
-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以诗人对寒梅的赞美和悲愤之情为主题。诗中描绘了枯梅坚韧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全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寂寞、凄凉与对生命的坚持相融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中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思想的深度,使作品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这首诗的翻译困难较大,要保持原作的美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