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关山月》阅读答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将只有在大海上才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尤其是“明月出天山”,从诗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
B.“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C.“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D.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E.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妇”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 ,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2.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AC (A 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 C“甘愿远离故土”理解错)
2.①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 “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②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作用: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
③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作用: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
简析
此诗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全诗分为三层,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此诗如同一幅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以怨情贯穿全诗,色调统一,浑然一体,气象雄浑,风格自然。
-
【原题】:闰月丙子判府相公被制命升使弼越六月癸卯公诞生之辰谨斋洁为诗二章拜献左右虽辞句芜颣不足奉扬盛德姑以述惓惓之诚
-
满卷玲珑实碎金,展开无不称人心。晓眉歌得白居易,貌卓{两字左均加兀}卢郎更敢寻。
-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经典古诗词友情方面完整篇,内容包括10首有关友情的古诗(完整),关于友谊的完整古诗,并附有详细赏析(每句都有)谢谢百度,关于友情方面的古诗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
-
一把檀香扇一把檀香扇,映射写意的情怀。下面我讲述一段亲身经历,一个真实的旅行故事。——题记生活中会有很多场景,让我们感动。无论是离
-
作者: 韩文奇 【本书体例】
-
八月天气肃,二陵风雨收。旌旗阙下来,云日关东秋。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留滞悲昔老,恩光荣彻侯。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剩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词作
-
[唐]杜甫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庭
-
[原文](节选) 人无勇怯篇 经曰: 勇怯有性,强弱有地。秦人劲,晋人刚,吴人怯,蜀人懦,齐人多诈,越人浇薄,海岱之人壮,崆峒之人武,燕赵之人锐,汧陇之人勇,韩魏之人厚。地势所生,人气所受,勇怯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