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妇病行·汉乐府民歌》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妇病行·汉乐府民歌》原文与赏析

汉乐府民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 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 行当折摇, 思复念之!”

乱曰: 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 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 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 弃置勿复道!”

这首诗是一篇反映汉代人民贫困生活惨状的控诉书,渗透着下层人民的斑斑血泪。

民歌一开始,就描写了一个惨痛的场面:“连年累岁”卧床不起的一个病妇,蓬首垢面,骨瘦如柴,奄奄一息,好不容易通过孩子的传呼,把那个为全家人生活辛苦奔忙的丈夫叫到跟前,“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欲语未语的一瞬间,泪如泉涌。民歌以极其简捷明快的手法,省略了一切前因的介绍、叙述、描绘,把一个病妇的特写镜头突然推到读者眼前,真如高山坠石,不知从何而来,令人愕然震惊。

接着写病妇对丈夫的临终托孤之语,真是字字血,声声泪,令人不忍卒读。病妇最不能瞑目的是她遗留下来的两三孤儿今后的生活和命运。尽管她连年累岁卧床不起,但毕竟还有一个大人在家照管孩子,虽然是糠菜薄粥,总得做熟了才能给孩子吃,她拖着病体,勉强挣扎坐起来,总还可以指挥孩子干这干那的。那时候,丈夫可以比较放心地出外辛劳奔忙,挣钱糊口。可是,她死后只剩下丈夫一人,内外奔忙,顾头不顾腚,这困难怎么应付得了?“属累君两三孤子”,拖累你了, 两三个孤儿就全交托给您了,真是从肺腑中进射出来血点泪珠!其声口之逼真,情状之感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病妇嘱托丈夫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不要让孩子受冻挨饿,二是不要鞭打体罚孩子。前者说明这个家庭生活极端困难,在她生前就是有一顿无一顿地挨,她可以预料到今后将会更加困难,明知温饱无望,饥寒难免,可仍然要反复叮咛,一片慈母之心,真可鉴照日月,无愧于鬼神!后者不仅说明当母亲的疼爱孩子,反对当父亲的粗暴地体罚孩子;而且进一步显示了她家生活的贫困,孩子们由于忍冻挨饿,已经羸弱不堪,行将夭折,怎能再经受得住鞭扑呢?真是吞泪泣血之言!

“乱曰”为音乐上的术语,即“尾声”的意思。汉乐府民歌是汉代统治者从民间采集上来后供乐府机关配乐演奏的,所以还保留着一些音乐上的术语。

“乱曰”以下写父亲到市上去求人给孤儿买饼饵,结果空手回来,孤儿啼哭着要母亲抱他的几个细节。这一大段在写法上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从上段病妇临终嘱托到这一段的“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在情节上跨度很大,跳过了妇死夫悲的场面。这样处理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妇死夫悲的场面比较一般,且易冲淡上面临终嘱托的悲剧气氛,不易讨巧;二是汉乐府诗虽然大多数是叙事诗,但与散文叙事不同,必须力求简净而耐人回味;三是这样处理符合艺术上虚实相生的原则。绘画讲究无画处皆成妙境,那是利用画面上的空白处让人产生许多联想以填补空白;诗歌讲究不写之写或言外之意,那是省略一些情节、内容让读者去想象补充,或是将丰富的感情隐藏在景物描写中让读者去自己体会。病妇终于死去,丈夫悲痛至极的场面读者完全可以从上下文中揣摩想象出来,因而民歌就不必费辞了。

其次,写父亲上市去买饼饵的细节,着重突出他悲痛欲绝不能自持的心境。“抱时无衣,襦复无里”八个字是写父亲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小的孩子要抱他出去的话,身上连衣服都没有,怎能抱出去?大的孩子身上夹袄连里子都没有,等于单衣,要带他出门的话,怎能忍受得了外面的风寒?于是只好关住门窗,把孩子丢在家中, 自己到街上去。谁知在路上碰见了亲友,触景生悲,“泣坐不能起”,他简直不能自持了,只好请求亲友代他去买饼饵,他赶快回到家里去。空屋中关着两三个孩子和他妻子的尸体,他怎么放心得下呢?由于这段细节描写突出了这位当父亲的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的典型情绪,所以形象逼真,感人至深,使人不忍卒读。

再次,孤儿啼索其母抱的细节描写,完全采用白描手法,在简净朴素的诗句中,包涵着无比丰富的内容。父亲空手回来,孩子饥寒难忍,哭着叫着要妈妈抱他;这个孩子年龄太小,连妈妈已经死了都不懂,还哭闹着要妈妈抱他,当父亲的面对这种场面,将何以为怀?平时为了生活,这位男子汉整天在外劳碌奔波,根本顾不上孩子,也不知怎样带孩子,如今妻子撒手死去,这两三个孩子如何抚养得了?因而他只好踯躅徘徊于空屋之中,于是很自然地从心中进出一个念头:不久,孩子们将跟随他们的妈妈一道去的!算了吧!拉倒吧!这苦难的人生,还有什么话可说!诗写到这情节与感情的高潮之处,便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

最后,这一段的描写,处处呼应上文,意脉连贯,天衣无缝。“抱时无衣,襦复无里”呼应上文的“寒”;“与孤买饵”呼应上文的“饥”;“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呼应上文病妇临终爱子之情;“徘徊空舍中”呼应上文“妇病连年累岁”,致使家中一无所有;“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呼应上文的“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总之,这是一首情深语浅、形象逼真、“言讫有呜咽声”(顾茂伦乐府英华卷五)的千古绝唱。

猜你喜欢
  • 关于折扇醒木的诗句,关于折扇的诗词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折扇醒木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折扇的诗词,关于折扇的诗词,有关折扇的诗句。白羽扇【唐】白居易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 苏轼《五色雀?并引?》全诗鉴赏

    .海南有五色雀,常以两绛者为长,进止必随焉,俗谓之凤凰,云久旱而见辄雨,潦则反是。吾卜居儋耳城南,尝一至庭下,今日又见之进士黎子云及其弟威家。既去,吾举酒祝之曰:若为吾来者,当再集也。已而果然,乃为赋

  • 《水北民家窗间有题夜深短檠灯功名平生心者戏赏析》

    【原题】:水北民家窗间有题夜深短檠灯功名平生心者戏成平侧诗二首

  • 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全诗赏析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 人君能俭,则百官化之,庶民化之;于是官不扰民,民不伤财。

    名言: 人君能俭,则百官化之,庶民化之;于是官不扰民,民不伤财。 注释: 人君: 君主。化: 感化。庶民: 指百姓。扰: 侵扰。伤财: 浪费损失钱财。 句意: 君主能勤俭治国, 那么就可以感化百官,

  • 宋词典故“菰黍”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菰黍 【出典】 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据《太平御览》卷三一引) 【释义】 晋代已有用菰叶裹粘米(即

  •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分。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注释】 选自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 景语:指寓情于景的写景之语,如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情感比较隐蔽、含蓄。 情语:指“以写景之心理言情”之语,如《诗经·小

  • 《古文·肥水之战》鉴赏

    古文·肥水之战 司马光太元七年(1),冬十月,

  • 《沁园春·问杜鹃赏析》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从杜鹃叫声的谐音“不如归去”展开联想,把杜鹃人格化,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单刀直入地责问杜鹃不以身作则——拼死叫别人回去而自己言“归”却不归。围绕归与不归的问题,下文几句分三层从正面加以评

  • 《争雁》原文、注释和解析

    明·刘元卿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 1 。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 2 ,翔雁燔宜 3 。”竞斗而讼于社伯 4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 5 ,则凌空远矣。 1 援弓:拉弓。2舒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