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古诗词三首21课课件(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诗词三首21课课件(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

1.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2113三首

21.古诗三首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5261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4102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1653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宋]李清专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属项羽,

不肯过江东。

2.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近义词

1.山居秋暝: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下笔说是“空山”?

大概诗人来到山林,远离了嘈杂烦扰的市朝,山居给他的突出印象就是非常寂静;当然,山中林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枫桥夜泊: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

诗人看到了渔船上忽隐忽现的灯火,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听到了远远近近有几只乌鸦惊叫起来,寒山寺的钟声;感觉到气温更低了,霜飞满天,寒气袭人……

3.相思:你从“身向榆关那畔行”读懂了什么?

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4.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作者由描写白天的人声鼎沸、骏马嘶鸣转入对“夜深千帐灯”的静态描写。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5.从“聒碎乡心梦不成”能感受到什么?

“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阙“夜深千帐灯”相呼应,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结句的“聒”字用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心乡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意: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3.21课古诗词三首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1、山居秋暝:写山中秋天晚上静谧而又富于生机的景色。明月松间照,是静态,清泉石上流,是动态。

全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枫桥夜泊:写夜晚停泊在枫桥边看到的凄凉景色。月落乌啼霜满天,是动态。江枫渔火对愁眠,是静态。

全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翻译: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3、长相思:写深冬严寒天气中的思乡之情。夜深千帐灯,静态。风一更,雪一更,动态。

全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翻译: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山居秋暝-唐代诗人王维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

2、枫桥夜泊-唐代诗人张继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玄宗仓皇奔蜀。

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3、长相思·出塞-清代康熙年诗人纳兰性德

康熙二十一(1682)年,纳兰性德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在随扈东巡、去往山海关途中,写下了这首思乡之曲,成就千古名篇。

4.小学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诗意

白话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白话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白话译文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风声不断,雪花不住,扰得思乡的将士们无法入睡,在我温暖宁静的故乡,没有这般寒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5.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到21课所有课文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独坐敬庭山、望洞庭忆江南

第二课:桂林山水第二课:桂林山水

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四课:七月的天山

第五课:中彩那天

第六课:万年牢

第七课:尊严

第八课:将心比心

第九课:自然之道

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第十一课:蝙蝠和雷达

第十二课: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人类的老师)

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

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

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唤声

第十六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第十七课:触摸春天

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

第十九课:生命 生命

第二十课:花的勇气

第二十一课:乡下人家

6.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PPT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词解】: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对白发老夫妻亲热地坐在一起用吴地方言聊天。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制鸡笼;最有趣的是三儿子调皮可爱,躺卧在草地上剥莲蓬吃。

7.古诗词三首四下23课

独坐敬亭山①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

只有敬亭山。

注释

① 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 厌:满足。

望洞庭①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②,

潭面无风镜末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

①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 和:和谐,这里的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 潭面:湖面

④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望洞庭湖中的君山。

古诗词三首21课课件

猜你喜欢
  • 欧阳修《诏重修太学诗》全诗鉴赏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照烂云甍丽,回环壁水流。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修。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 三、典章制度史的发展

    《尚书》的《禹贡》和《洪范》是最早记典章制度的著作。《禹贡》主要记贡赋和地理,《洪范》(译成现代文曰大法)主要记政治经济制度,也有天文、历法、五行,从《史记》后成为纪传体的一部分“志”,记载政治、经济

  • 哲理诗《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原文和鉴赏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此诗为元丰八年(1085)苏轼于汴京(河南开封)写的两首题画诗之一。该诗又名《惠崇春江晓景》。惠崇,是建阳(今属福建)一位工诗善

  • 杜甫《前出塞九首》全诗赏析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磨刀呜咽

  • 苏轼《春菜》全诗鉴赏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久抛菘葛

  • 带血的古诗词大全(求一首带有血字的凄美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血的古诗词大全,内容包括古诗词中写血的诗句,求一首带有血字的凄美古诗,写"血"的古诗。【碧鸡漫志】:「脞说称[虞美人]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曾宣子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三军散

  • 埃里蒂斯,奥季塞夫斯作品分析

    【生卒】:1911—【介绍】: 希腊诗人。他生于克里特岛的一个富商家庭。早年在雅典大学学习法律,后赴巴黎攻读文学,青年时代开始写诗。17

  • 韩愈《杂诗四首》全诗赏析

    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蝇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得时能几时,与汝恣啖咋。凉风九月到,扫不见踪迹。鹊鸣声楂楂,乌噪声护护。争斗庭宇间,持身博弹射。黄鹄能忍饥,两翅久不擘。苍苍云海路,岁晚将无获。截橑为欂

  • 卢梅坡《七绝·雪梅其二》千家诗赏析

    诗写梅、雪在审美境界上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而真正的雅兴却在于梅、雪并存而且有吟诗。梅花开放时刻,自己的咏梅诗刚写成,天公作美又下雪了,于是诗人感受到了无限春意。

  •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赏析》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