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楼前》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 诗词绝句鉴赏
王建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
唐代历史上的“安史之乱”,不仅给强大的唐帝国以致命打击,使其从此一蹶不振,导致了最终的灭亡;而且使原来发达的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老百姓更加不堪其苦。因此围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酿成,当时及其以后许多诗人墨客都在苦苦思索,寻求解答。这样,诗人对之进行思考也就是自然的了。
“楼前”,即勤政楼前。站立于破败的勤政楼前久久凝望:这既成为了诗人引发灵感的一个契机,也为诗人思考历史提供了一个实在对象。
首句点明勤政楼修建时间。“天宝年前”,据记载,勤政楼修建于唐玄宗天宝年以前的开元年间,当时唐玄宗一举除灭韦氏后党势力,雄心勃勃,决心要干一番大的事业,所以诗中特别点出“勤政楼”三字,暗示其当时下令修建此楼原也包含着良苦用心,有激励自己勤于朝政的深层用意。
次句逆接前意。“千秋”,敬词,指别人寿辰;“作千秋”,即祝寿。“每年”,说明其庆祝寿辰活动的频繁;“三日”,表示每回祝寿活动持续时间之久,旧唐书·玄宗纪载,每逢唐玄宗寿辰,“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暇三日”。诗人有意识将“勤政”和“作千秋”两个互不相容的概念排列一起,通过其自身的矛盾对照,辛辣嘲讽了唐玄宗修建此楼后的名实不符和言行不一。
三、四句承接第二句,以马圈里的老马接受舞蹈训练,因此一听到音乐就要举头起舞的典型事例,进一步具体揭露了祝寿活动的穷奢极欲和挖空心思。“飞龙”,马棚名称。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曾命人对100匹马施行舞蹈训练。这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花去多少人的心思,扭曲多少人的灵魂,培养多少拍马逢迎之徒!何况这还远不是其祝寿内容的全部。勤政楼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勤乐楼,这对于下令修建勤政楼的唐玄宗无疑是一个最大的嘲弄和讽刺。
这首诗其意在对唐玄宗骄奢淫逸生活进行猛烈抨击;然而从整篇诗看,却没有一句直接抨击的内容,其抨击意向只是在充分叙事中自然流露出来。诗人巧妙利用了“勤政楼”其名,却重点描写了其荒于朝政之实,并且善于将一般叙事和对典型细节的描绘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对唐玄宗荒废朝政、耽于淫乐,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罪过的揭露和批判。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信陵君救赵论信陵君救赵论 明·唐顺之 【题解】 唐顺之,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字应德,世称荆川先生,是明代后期着名的散
-
谤之忍第三十谤之忍第三十 谤生于雠,亦生于忌。求孔子于武叔之咳唾,则孔子非圣人;问孟轲于臧仓之齿颊,则孟子非仁义。 黄金,王吉
-
郑熏初《乌夜啼题月海星天观,即宋武所居故地》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乌夜啼 题月海星天观,即宋武所居故地》·郑熏初 郑熏初 春江一望微茫,辨桅樯。无限青青麦里,菜花黄。今古恨,登临泪,几斜阳?不是寄奴住处,也凄凉。 这首小令写词人登临月海星天观时的感慨。此地为当年南
-
结构池西廊,疏理池东树。此意人不知,欲为待月处。持刀间密竹,竹少风来多。此意人不会,欲令池有波。
-
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
孟郊愁与发相形,一愁白数茎。有发能几多,禁愁日日生。古若不致兵,天下无战争。古若不
-
为高菊墅 ① 赋 寒花清事,老圃闲人,相看秋色霏霏。带叶分根,空翠半湿荷衣。沅湘旧愁未减,有黄金、难铸相思 ② 。但醉里,把苔笺 ③ 重谱,不许春知。 聊慰幽怀古意,且频簪短帽,休怨斜晖。采摘无多,一
-
卷帘山色眼前见,入夜涛声枕上闻。苔径雨馀堆落叶,石楼风静锁寒云。
-
其文博辩而深切,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其文博辩而深切,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