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古诗词翻译鉴赏词典(20)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诗词翻译鉴赏词典(20)

1.20

一、送别作者:唐代王维1、原文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2、翻译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3、赏析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二、终南望馀雪作者:唐代祖咏1、原文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翻译从长安望终南山北景色秀美,远看岭上积雪似乎浮在云端。雨雪晴后夕阳微光染亮树梢,长安城中傍晚反增阵阵轻寒。

3、赏析这首诗句句咏雪,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起句写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的整体印象。

次句写终南山的余雪,由于阴岭高出云端,远远望去,其上的皑皑积叶仿佛浮在空中。第三句转笔写雪霁初晴时始见终南山的真实面门,“霁”字真实而传神地写出了夕阳的余光平射在山上,染红了林表的美丽画面。

末句承上句的夕阳,写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三、八阵图作者:唐代杜甫1、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2、翻译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3、赏析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四、送方外上人作者:唐代刘长卿1、原文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2、翻译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岂肯在人间居住?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3、赏析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

这首诗语言妙趣横生,闲散淡远,构思精巧。五、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作者:唐代韦应物1、原文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2、翻译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3、赏析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

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六、望天门山作者:唐代李白1、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翻译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3、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七、赠汪伦作者:唐代李白1、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翻译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3、赏析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八、凉州词作者:唐代王之涣1、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翻译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3、赏析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

古<a href=/tag/8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诗词</a>翻译鉴赏词典

猜你喜欢
  • 交混作品分析

    表现主义*文学手法之一种。作者将梦境、现实、神话;人间、地狱、天堂;科学、想象、幻觉;过去、现在、未来都熔于一炉,交错混杂地表现出

  •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师戏赠》全诗赏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附: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作品赏析【简析】:刘禹锡几度贬官,看到满朝新贵仅是攀龙

  • 王维《献始兴公(时拜右拾遗)》全诗赏析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任智诚则短,守任固其优。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作品赏

  •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人际关系·识人”类的诗句。 人心难测,各怀心腹。即使咫尺之间,也不能得知一二。

  • 欧阳修《寄张至秘校》全诗鉴赏

    关山一里一重愁,念远伤离两未休。南陌望穷云似帐,西楼吟断月如◇。柳绵飞後春应减,兰径荒时客倦游。拟寄东流问沟水,亦应沟水更东流。

  • 同日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成立

    同日 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成立 : 9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新组建了第10纵队。第10纵队由冀南军区部队组成,王宏坤兼任司令员、刘志坚任政治委员、孔庆德任副司令员、赵紫阳任

  • 刘禹锡《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全诗赏析

    建节东行是旧游,欢声喜气满吴州。郡人重得黄丞相,童子争迎郭细侯。诏下初辞温室树,梦中先到景阳楼。自怜不识平津阁,遥望旌旗汝水头。

  •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根据王维的诗句“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守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这首诗描绘了长安的夜景和青少年侠客的壮志。 在长安这座古城中,少年游侠站在守楼上,仰望夜空中的明亮星辰。他目睹了夜空中最亮的明星——太白(古人称呼金星为太白),令人心悸。太白在夜空中高悬,宛如守护这座城市的守护神。 与此同时,陇头传来的明亮月光投射在关山之间,映衬出清晰的轮廓和曲线。这明亮的月光仿佛是从远处来到关城附近,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神秘和美丽。 夜晚的陇上,一位行人吹起了笛子。笛声响起,随着夜风传播远方。这首曲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 (唐)韦应物

    息驾依松岭 ② ,高阁一攀缘 ③ 。前瞻路已穷,既诣喜更延 ④ 。 出听万籁 ⑤ , 入林濯幽泉 ⑥ 。 鸣钟生道心,暮鹤空云烟。独往虽暂适,多累终见牵 ⑦ 。方思结茅地 ⑧ ,归息期暮年 ⑨ 。 ①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