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鲁迅《论“花边文学”》散文全文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鲁迅《论“花边文学”》散文全文

论“花边文学”

林默

近来有一种文章,四周围着花边,从一些副刊上出现。这文章,每天一段,雍容闲适,缜密整齐,看外形似乎是“杂感”,但又像“格言”,内容却不痛不痒,毫无着落。似乎是小品或语录一类的东西。今天一则“偶感”。明天一段“据说”,从作者看来,自然是好文章,因为翻来复去,都成了道理,颇尽了八股的能事的。但从读者看,虽然不痛不痒,却往往渗有毒汁,散布了妖言。譬如甘地被刺,就起来作一篇“偶感”,颂扬一番“摩哈达麻”,咒骂几通暴徒作乱,为圣雄出气攘灾,顺便也向读者宣讲一些“看定一切”,“勇武和平”的不抵抗说教之类。这种文章无以名之,且名之曰“花边体”或“花边文学”罢。

这花边体的来源,大抵是走人鸟道以后的小品文变种。据这种小品文的拥护者说是会要流传下去的(见人世间:关于小品文)。我们且来看看他们的流传之道罢。六月念八日申报自由谈载有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倒提。大意说西洋人禁止倒提鸡鸭,华人颇有鸣不平的,因为西洋人虐待华人,至于比不上鸡鸭。于是这位花边文学家发议论了,他说:“这其实是误解了西洋人。他们鄙夷我们是的确的,但并未放在动物之下。”

为什么“并未”呢?据说是“人能组织,能反抗,……自有力量,自有本领,和鸡鸭绝不相同的缘故。”所以租界上没有禁止苛待华人的规律。不禁止虐待华人,当然就是把华人看在鸡鸭之上了。

倘要不平么,为什么不反抗呢?

而这些不平之士,据花边文学家从古典里得来的证明,断为“不妨变狗”之辈,没有出息的。

这意思极明白,第一是西洋人并未把华人放在鸡鸭之下,自叹不如鸡鸭的人,是误解了西洋人。第二是受了西洋人这种优待,不应该再鸣不平。第三是他虽也正面的承认人是能反抗的,叫人反抗,但他实在是说明西洋人为尊重华人起见,这虐待倒不可少,而且大可进一步。第四,倘有人要不平,他能从“古典”来证明这是华人没有出息。

上海的洋行,有一种帮洋人经营生意的华人,通称叫“买办”,他们和同胞做起生意来,除开夸说洋货如何比国货好,外国人如何讲礼节信用,中国人是猪猡,该被淘汰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口称洋人曰:“我们的东家”。我想这一篇倒提的杰作,看他的口气,大抵不出于这般人为他们的东家而作的手笔。因为第一,这般人是常以了解西洋人自夸的,西洋人待他很客气;第二,他们往往赞成西洋人(也就是他们的东家)统治中国,虐待华人,因为中国人是猪猡;第三,他们最反对中国人怀恨西洋人。抱不平,从他们看来,更是危险思想。

从这般人或希望升为这般人的笔下产出来的就成了这篇“花边文学”的杰作。但所可惜是不论这种文人,或这种文字,代西洋人如何辩护说教,中国人的不平,是不可免的。因为西洋人虽然不曾把中国放在鸡鸭之下,但事实上也似乎并未放在鸡鸭之上。香港的差役把中国犯人倒提着从二楼摔下来,已是久远的事;近之如上海,去年的高丫头,今年的蔡洋其辈,他们的遭遇,并不胜过于鸡鸭,而死伤之惨烈有过而无不及。这些事实我辈华人是看得清清楚楚,不会转背就忘却的,花边文学家的嘴和笔怎能蒙混过去呢?

抱不平的华人果真如花边文学家的“古典”证明,一律没有出息的么?倒也不的。我们的古典里,不是有九年前的五卅运动,两年前的一二八战争,至今还在艰苦支持的东北义勇军么?谁能说这些不是由于华人的不平之气聚集而成的勇敢的战斗和反抗呢?

“花边体”文章赖以流传的长处都在这里。如今虽然在流传着,为某些人们所拥护。但相去不远,就将有人来唾弃他的。现在是建设“大众语”文学的时候,我想“花边文学”,不论这种形式或内容,在大众的眼中,将有流传不下去的一天罢。

这篇文章投了好几个地方,都被拒绝。莫非这文章又犯了要报私仇的嫌疑么?但这“授意”却没有的。就事论事,我觉得实有一吐的必要。文中过火之处,或者有之,但说我完全错了,却不能承认。倘得罪的是我的先辈或友人,那就请谅解这一点。

笔者附识

七月三日大晚报火炬

猜你喜欢
  • 《古文·肥水之战》鉴赏

    古文·肥水之战 司马光太元七年(1),冬十月,

  • 孟浩然《送辛大不及①》全诗赏析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余。②江上空徘徊,天边迷处所。③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④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⑤ 作品赏析①诗题又作“送辛大之鄂渚不及”。辛大:疑即辛谔,行大,诗人同乡好友。②余:原作“绪

  • 《游侠列传(节选)》注释和全文翻译

    汉·司马迁 鲁 ① 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其能,歆 ② 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

  • (梁衡)《把栏杆拍遍》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梁衡把栏杆拍遍》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梁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惟一性和在历史上的

  • 苏辙《巢谷传》原文、赏析和鉴赏

    苏辙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

  • 《古代兵法散文·秦汉兵法·战国策》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秦汉兵法·战国策》原文鉴赏

  • 王维《登楼歌》全诗赏析

    聊上君兮高楼。飞甍鳞次兮在下。俯十二兮通衢。绿槐参差兮车马。却瞻兮龙首。前眺兮宜春。王畿郁兮千里。山河壮兮咸秦。舍人下兮青宫。据胡床兮书空。执戟疲于下位。老夫好隐兮墙东。亦幸有张伯英草圣兮龙腾[叫,“

  • 《余壬子秋丁太夫人忧因取藏经看阅至甲寅春以赏析》

    【原题】:余壬子秋丁太夫人忧因取藏经看阅至甲寅春以病眼且止然将及一半矣尚朝晚岁毕此志愿但两年来有烦主藏上人昕公取送良劳因以一偈谢之

  • 王昌龄《行路难》全诗赏析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弃捐,只重狂花不重贤。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但愿莫忘

  • 三峡

    【题 解】 《三峡》是一篇写景散文。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文笔及形象生动而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奇美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山川的挚爱之情。本文既是优秀的学术著作,又是优美的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