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唐宋八大家·醒心亭记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八大家·醒心亭记

醒心亭记

醒心亭记

【原文】

滁州[147]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148]其名义。既又直[149]丰乐之东几[150]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151]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152],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153]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154]北湖之诗[155]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156]而无为[157]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158]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159]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160]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

[147]滁州:宋州名,今安徽省滁州市。

[148]见:通“现”。

[149]直:当,面对。

[150]几:接近。

[151]即:往,到。

[152]滋:生。

[153]洒然:意思是突然摆脱郁闷的样子。

[154]韩子退之:即韩愈,字退之。

[155]北湖之诗: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八载:“闻说游湖淖,寻常到此回。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156]优游:悠闲自得。

[157]无为:清净无所事事。

[158]夷狄:古人对少数民族称呼,带侮辱性。

[159]寄意:寄托自己的心意。

[160]始:才。

【译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旁,欧阳修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了凉亭名为“丰乐亭”,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丰乐亭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在丰乐亭径直往东几百步,找到山势高的地方,建筑凉亭叫“醒心亭”,并且请我为它写一篇记。

只要欧阳修和宾客来游玩,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看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他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久留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据这样的事为它取名“醒心亭”,这是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虽然如此,欧阳修的快乐,我能形容。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边远夷族鸟兽草木生长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修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像欧阳公如此贤德,在韩愈死后的数百年才有。现在与他同游的宾客都还不知道欧阳修的难得。以后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来参观他的遗迹,想要见他一面,却因没办法再见到而感慨不已,然后才知道欧阳修的难得。所以凡是与他在这里同游的人,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和幸运吗?而我又可以借着文章寄托名声在他的文章之后,难道可以不感到欢喜和幸运吗!

宋仁宗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解析】

本文写于庆历七年,时值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而遭波及,被贬出京,至滁州当地方官。曾巩这篇文章,写山水之乐,而论及“公之贤难遇”,含蓄地反击当时的政客,并藉此安慰处于逆境中的欧阳修。

文章首先以丰乐亭为背景交代了醒心亭的由来以及写此记之缘由。接着写醒心亭之胜景,一个“望”字引出了诸景的叙述,并进一步说明此亭此景让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醒心亭名来自韩愈北湖之诗,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对韩愈这位古文运动领袖的推重。三、四段是议论的生发,指出欧阳公之“乐”的深意本不在山水之间,只不过是盛世之乐的一种转移罢了。

本文以白描之法写景叙事,借以表现欧阳修在逆境中的怡然自得之乐。慰藉之情表达得含蓄深远,同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猜你喜欢
  • 《燕子矶赏析》

    丰子恺先生在谈中国画的构图问题时,曾经提到“绘图中物体的重量”。他说在一切物体之中,动物最重,动物中又以人为最重;次重的是人造物,如车船、房屋、桥梁等等;最轻的是云烟、山水一类的自然物。所以一幅画中,青山绿水尽可以作为主体,家屋舟车就不

  • 吴镇《渔父·红叶村西夕照余》隐逸情趣词作

    从楚辞《渔父》开始,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往往都是隐士的化身,这首词也不例外。吴镇性情孤峭,中年一度杜门隐居,《渔父》词所表现的正是一种隐逸情趣。

  • 李商隐《别薛岩宾》全诗赏析

    曙爽行将拂,晨清坐欲凌。别离真不那,风物正相仍。漫水任谁照,衰花浅自矜。还将两袖泪,同向一窗灯。桂树乖真隐,芸香是小惩。清规无以况,且用玉壶冰。

  • 《古离别》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古离别江淹【原文】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1]。不惜蕙草[2]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

  • 《与殷晋安别赏析》

    陶渊明的田园诗后之学者极其推崇津津乐道而于他的赠答酬和之作则所论甚少。其实,这类作品中,也有不少绚烂多姿、光彩夺目的佳篇,《与殷晋安别》便是其中的一首。   诗前小序点明此诗的写作背景。开头八句以直陈方法、追叙开式,交代了与殷晋安交往、

  • 孙继泉《冠县梨王冯俊奎》

    我们是在梨园里见到冯俊奎的。村里的人说,冯书记大部分时间都在梨园里。冯俊奎身材敦实魁梧,浓眉大眼,手掌宽厚有力,话语不多,像一棵粗

  • 《古文观止·韩愈·进学解》鉴赏

    古文观止·韩愈·进学解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1

  • 古代名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注释与译文

    根据古代名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注释该诗句意味着在悲伤的桥下,春天的波浪变得绿意盎然,曾经有一只惊鸿曾经照映在波浪上。译文为:Under the sorrowful bridge, the spring waves appear green, once a surprised swan reflected upon them.

  •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名言: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注释: 五刑: 古代的五种刑法, 即墨(刺面)、劓(yi ,鼻割)、剕(fei, 断足)、宫(去势)、大辟(杀头) 五种刑法。 句意: 五大类刑罚中, 罪名有几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

    师道类名言赏析《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