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论语·子之武城》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论语·子之武城原文鉴赏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②,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③:‘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①子:指孔子。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 ②莞尔:微微一笑的样子。 ③偃:子游之名。
【今译】 孔子来到子游作县长的武城,远远就听到了城中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一只鸡哪里用得着宰牛刀?”子游回答说:“以前我曾听老师说过这样的话,叫做‘君子学习得道,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得道,也就容易听使唤。”孔子听罢对旁边的学生们说:“弟子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同他开个玩笑罢了。”
【集评】 清·俞廷镳四书评本:“且笑且言,藏得‘戏,字在。‘牛刀’似誉,‘割鸡’似嘲,夹入‘焉用’,似警似惜,似伤感,似倾倒。一时喜动颜色之情,溢于言表。”
清·牛运震论语随笔:“前言戏之耳,只带我一句,意旨在不即不离之间。不重解门人之惑,正是夫子喜气洋溢,抑扬歆动,想见莞尔神态宛然未断。”
【总案】 这篇短文选自论语·阳货,它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展示了孔子的思想,也成功地表达出了孔子性格的一个方面。
孔子一贯主张礼乐治国。作为一个思想家,他不仅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以引导社会个体积少成多,从无到有,最终抵达仁境;而且也同时肯定制礼作乐、礼乐教化,比“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在治理国家方面会收到更加明显的效果。作为一个师长,他不仅诲人不倦,不失长者之风,而且还不时表现出自己的潇洒风度,本文所记述的就是这样的例子。作为武城宰,子游“弦歌”治之无疑是正确的,孔子却故意同他开“割鸡焉用牛刀”的玩笑。当子游据理力争,以孔子往日对学生的教诲反驳今日之玩笑时,孔子坦率地肯定了子游的说法和怍法,由此可见孔子性格之一斑。“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是情理咸富的生花之笔。
-
典源出处 《陈书 皇后传论》: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歌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 《玉
-
作者: 郑文 【本书体例】
-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寂寞的玉容流满晶莹的泪水,就象盛开的梨花沐浴着春雨。 【译注】杨贵妃美丽的脸上神情寂 寞,泪水纵横,就像一枝春天的梨花
-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名言: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注释: 寻、仞: 古时长度单位。渊知: 知识渊博。达洞: 透彻了解。 句意: 参天大树靠深根滋养, 无边大海是众流汇成, 渊博学
-
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作品赏析【注释】:洛景:一作“落景”[是岁潮、韶等郡,皆有亲友谪居。]
-
《君子不为苟存,不为苟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雁儿落带得胜令·叹世 吴西逸 春花开杜鹃。秋月看归燕。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苦三间厦。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
-
斗柄东回六合春,尧天历象与时新。铜壶瑞气延疏漏,青辂祥风绕画轮。云里楼台高郁郁,雨中原隰碧鳞鳞。千枝彩萼梅英吐,百尺金丝柳带匀。秉籙调元功有序,在璿观妙政惟醇。仰瞻魏阙宣和会,共识皇恩子万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顽童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夏日顽童的诗句,寻求描写秋天顽童拣落叶的古诗词配画,表现顽童天真可爱,宋代万里的诗句。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
-
壮士篇张华【原文】天地相震荡,回薄[1]不知穷。人物禀常格[2],有始必有终。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3]。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4]?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