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死火》散文全文
死火
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
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但我忽然坠在冰谷中。
上下四旁无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我俯看脚下,有火焰在。
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为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
哈哈!
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不但爱看,还想看清。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迹象。
死的火焰,现在先得到了你了!
我拾起死火,正要细看,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但是,我还熬着,将他塞入衣袋中间。冰谷四面,登时完全青白。我一面思索着走出冰谷的法子。
我的身上喷出一缕黑烟,上升如铁线蛇。冰谷四面,又登时满有红焰流动,如大火聚,将我包围。我低头一看,死火已经燃烧,烧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
“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温热,将我惊醒了。”他说。
我连忙和他招呼,问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遗弃在冰谷中,”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我也被冰冻冻得要死。倘使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行烧起,我不久就须灭亡。”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结,永得燃烧。”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
“你的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
“唉唉!那么,我将冻灭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但你自己,又怎么办呢?”他反而问。
“我说过了:我要出这冰谷……”
“那我就不如烧完!”
他忽而跃起,如红彗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就坠入冰谷中。
“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说,仿佛就愿意这样似的。
1925年4月23日
【导读】
冰封不如燃烧
梦境是散文诗常见的情境,因为它可以突破生理、时空、重力,展开飘渺无涯的想象。
冰山,冰天,冰云,冰树,一切冰冷,一切清白。冰的四壁,冰的山谷,这是一个冰冻的世界。火被封冻在冰谷上,然而并没有消散了它的颜色,珊瑚枝一样从冰中映照出自己的火红。“我”用体温救活死火,是继续冰封,还是燃烧然后真正死亡?死火宁肯烧完,也不愿被“冻灭”,“我”决定和它一同走出山谷,以“我”的死换来“死火”的永生。
冰,象征着国内的反动势力和入侵的帝国主义;火,象征着倍受禁锢、压制、摧残仍坚持战斗的革命者;“我”,象征着关怀、爱惜、保护革命者,并愿为革命献身的仁人志士。与其屈服于黑暗,不如斗争突围;与其冻灭,不如燃烧。燃烧的过程,才是展示自我价值的过程;燃烧的生命,才是光辉的生命。全文激荡着战斗的热情,弥漫着蒸腾的气息,战斗者不妥协、不后退,充分展现了势不两立的战斗决心和绝不投降的韧性。
死火作于1925年4月,一个月后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很快便席卷全国。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1)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2),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3),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
-
白朴好事从来天生俭, 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白朴(1
-
【原题】:郢守乔民瞻寄襄阳雪中三绝因追述前过石城杯酒登临之胜为和
-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这是一首写愁的抒愤诗。诗人怀着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却受到杨国忠等的排挤,一直得不到重用。这首诗是诗人在天宝暮年,漫游秋浦而作的十七首《秋浦歌》中的第十五首,诗以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深重的怨
-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
名扬匈奴而功显汉室的苏武,即将还归汉廷;而置酒相贺的李陵,却只能长留“异域”,在耻辱中度其残生。诀别之际,李陵哀慨难抑,席间“起舞”,唱出了这首“壹绝长别”的悲歌。
-
英国电影《哈姆雷特》(片段)原作:〔英〕莎士比亚导演:〔英〕劳伦斯·奥利弗【剧中角色】哈姆雷特,男,青年母后,女,中老年(一)(听到哈姆
-
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较之孔孟不同的是,他几乎博通诸子百家学问,是汉代之前学贯百家的儒学大师,且以学问之广、思想之深而言,事实上超越了孔孟。其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人定胜天”“性本恶”“隆礼重法”“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