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唐宋八大家·小石潭记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八大家·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162]竹,闻水声,如鸣佩环[163],心乐[164]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165]。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166],为屿[167],为嵁[168],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169],参差披拂[170]。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171]不动。俶尔[172]远逝,往来翕忽[173],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174]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175],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176]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注释】

[162]篁(huánɡ):竹林。

[163]佩、环:古人系在衣服上的玉器。

[164]乐:喜欢。

[165]清冽:清澈寒冷。

[166]坻(chí):水中高地。

[167]屿:小岛。

[168]嵁(kān):不平的山岩。

[169]蒙络摇缀:形容树的枝叶紧密连结在一起,相互缠绕,摇曳下垂。

[170]披拂:随风飘动。

[171]佁(yǐ)然:呆立不动的样子。

[172]俶(chù)尔:忽然。

[173]翕(xī)忽:迅速的样子。

[174]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175]差互:交错。

[176]悄怆:忧伤。

【译文】

从小丘向西行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是人们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是喜欢。于是将竹子砍倒,开出一条小路,往下走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块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边,石头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曳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愣在那里不动;忽然又向远处窜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同游人相互逗乐。向水潭的西南望去,小溪就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弯曲,时隐时现。溪流两岸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错,也不知道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坐在潭边,四面有竹子树木环绕合抱着,寂静空虚地没有其他人,那幽深悲凉的氛围令人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也幽深极了。因为它的环境太过冷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把当时的情景记下便离开了。

与我同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柳宗玄。和我一同出行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解析】

这篇文章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时所作,是着名的“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全文有景有情,富有诗意,十分引人入胜,表现了作者出色的写作技巧。因此这篇文章也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之所以写得突出,是因为他不同于一般玩山游水的人,只是浮光掠影,得到一点浮泛的印象,而柳宗元是把自己的性格、遭遇写到了山水之中去,创造出了新的境界。纵观全文,小石潭清幽的环境、奇异的潭石、清澈的潭水以及水中的游鱼,在他的笔下都变成了活物。

全文层次清晰,以清幽的氛围贯穿始终:写潭水“水尤清冽”;写潭“全石以为底”;写游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自己因为“悄怆幽邃”、“其境过清”而记之离去,都体现了一个“清”字。读完此文,一个清幽神秘的小石潭立即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猜你喜欢
  •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全诗鉴赏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提壶岂解饮,好语时见广。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 杜牧《代人寄远 六言二首》全诗赏析

    河桥酒旆风软,候馆梅花雪娇。宛陵楼上瞪目,我郎何处情饶?绣领任垂蓬髻,丁香闲结春梢。剩肯新年归否?江南绿草迢迢。

  • 白居易《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全诗赏析

    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余。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任土贡,宁若斯,不闻使人生别离,老翁哭孙母哭儿。一自阳城来守郡,不进矮奴频诏问。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

  • 杜甫《登兖州城楼》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登兖州城楼杜甫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杜甫,卷二《绝句》

  • 报任安书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报任安书》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写的一篇辞表,形式新颖而富有感情。文章结构紧凑,用词婉转,将自己的心声与政治抱负融为一体。在这篇文章中,刘禹锡以自己不堪任用为由,请求朝廷将其调离职位,以便享受安逸的生活。这篇文章以诚实、信任与品德为核心,展现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逆境的坚韧与乐观。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着浓厚的人情味,给人带来一种温暖与共鸣。

  • 《金菊对芙蓉·蒲松龄》原文与赏析

    蒲松龄甲寅辞灶作到手金钱,如火燎毛,烘然一焠完之。值祠神时节, 莫备肴胾。瓦垆仅有

  • 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全诗赏析

    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故交不过门,秋草日上阶。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置酒凌歊台,欢娱未曾歇。歌动白泞山,舞回天门月。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君看我才

  • 现代经典美文段落摘抄

    段落,汉语词语,拼音是,意思是指根据文章或事情的内容、阶段划分的相对独立的部分。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现代经典美文摘抄,希望大家喜欢。  1、摘自席慕容《桐花》  在低低的呼唤声传过之后,整个世界就覆盖在雪白的花荫下了。  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  这样的一个开满了白花的下午,总觉得似曾相识,总觉得是

  • “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也”注释、译文和感悟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① 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

  • 《荷花赏析》

    这是一首咏荷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展现出诗人的婚前大胆追求阶段内心美的期待与欢会时的情景。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诗一开头便极言荷花之芙,先说它的色,后写它的香。就其色而言,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