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吴尔芙《果园里》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英国〕吴尔芙
【原文】:
米兰达睡在果园里,躺在苹果树底下一张长椅上。她的书已经掉在草里,她的手指似乎还指着那句:“Ce pays estVraiment un des coins du monde où lerire des filles eclate le mieux……”仿佛她就在那儿睡着了,她手指上的猫眼石发绿,发玫瑰红,又发橘黄,当阳光滤过苹果树照到它们的时候。于是,微风一吹,她的紫衣起涟漪,象一朵花依附在茎上;草点头;一只白蝴蝾就在她的脸上扑来扑去。
她的头上四叹高的空中挂着苹果。突然发一阵清越的喧响,仿佛是一些破铜锣打得又猛,又乱,又野蛮。这不过是正在合诵乘数表的学童,被教师喝住了,斥骂了一顿,又开始诵乘数表了。可是这个喧响经过米兰达头上四叹高的地方,穿过苹果树枝间,撞到牧牛人的小孩子,他正在摘篱笆上的黑莓,在他该上学的时候,使他的拇指在棘刺上刺破了。
接着有一声孤寂的号叫——悲哀,有人性,野蛮。老巴斯蕾,真的,是泥醉了。
于是苹果树顶上的叶子,平得象小鱼抵住了天蓝,离地三十叹,发出一声凄凉愁惨的音调。这是教堂里的风琴奏“古今赞美歌”的一曲。声音飘出来,被一群在什么地方飞得极快的鸫鸟切碎了。米兰达睡在三十呎之下。
于是在苹果树和梨树顶上,离睡在果园里的米兰达三十呎高的地方,钟声得得,间歇的,迟钝的,教训的,因为教区里六个穷女人产后上教堂感恩,教区长谢天。
再上去一点,教堂塔顶上的金羽,尖声一叫,从南转东了。它嗡嗡地响在旁的一切之上,下临树林、草场、丘陵,离睡在果园的米兰达多少哩。它刮前去,无目,无脑,遇不着任何能阻拦它的东西,直到转动了一下,它又转向南了。多少哩之下,在一个象针眼一般大的地方,米兰达直立起来,大声地嚷:“哦,我喝茶去怕太晚了!”
(卞之琳 译)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吴尔芜(Virginia Woolf1882——1941) 英国女小说家、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声望最高的英国作家之一。擅长意识流手法,主要作品有出航、白天和黑夜、雅各布房间、到灯塔去、行动之间等。她因患神经分裂症于一九四一年自溺而死。
【鉴赏】:
这是一篇手法独特的抒情散文。看起来缺乏明确的主题思想,但是在变化不停的场景和画面之中又蕴含着作者心绪中那细腻、敏感、易动的意识及情感的潜流,此即“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吴尔芜的散文意境深远幽长,颇有印象派风格。果园里以浓重的色块与多变的声音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诗的境界。作者善于捕捉自然界稍瞬即逝的美与内心深处微妙闪烁的情感体验,以人物和画面为经、各种声音为纬交织在一起,于纷呈的色彩和杂乱的声音中求得一种和谐美。文章开始勾画出一个躺在苹果树下的姑娘,她的钻石、紫衣与微风、绿草、白蝴蝶构成了一幅绝美的梦幻般的画面;接着出现了背乘数表的学童、摘黑莓的孩子、教师的斥骂、刺破的拇指,从而烘托出一个遥远的、扑朔迷离而又清晰具体的童年之梦。泥醉的老巴斯蕾的孤寂的号叫传达出一种人生的悲哀与无奈,然后是教堂的风琴声和感恩的钟声,一种超现实的力量正俯瞰人间生命的诞生与轮回。作者的心绪越飘越远、越高直至超越一切,最后发出“太晚了”的叹息,这里包含着对于自然、时间、人生、世界以及美的领略的急切与怅惘,蕴含着某种哲理的凄凉体验,只有敏感的心灵才能具有的独特的内心体验。
作者的笔触自然、鲜明、流畅、绚丽的色彩中透露出忧伤的底色,梦幻的意境中包涵了对人生和美的珍视与深情,从而使文章情景交融、含意隽永。
-
典源出处 《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胥死之后,王使人捐于大江口。勇士执之,乃有遗响,发愤驰腾,气若奔马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①连三月②,家书抵万金。 白头③搔更短,浑④欲不胜簪⑤。 【注释】 ①烽火:古时报警的
-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青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杜甫这首七律名篇的诗题。那么,“蜀相”,
-
1、自从别欢后,叹声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2、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丛中懒回顾,半缘修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南宋代古诗词大全,内容包括小学古代诗歌大全,小学爱国古诗词大全,小学江南的古诗。《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
-
作者: 张振峰冯好勤 【本书体例】
-
《论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② ,以杖荷蓧 ③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④ ,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⑤ 。 子路拱而立 ⑥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⑦ ,见其
-
夏四月 ① ,取郜大鼎于宋 ② ,戊申,纳于大庙 ③ 。非礼也。 减哀伯谏曰 ④ :“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 ⑤ 。是以清庙茅屋 ⑥ ,大路越席 ⑦ ,大羹不致
-
三槐堂铭三槐堂铭 北宋·苏辙 【题解】 三槐象征朝廷官员中职位最高的三公。三槐堂,即三槐王氏的堂号,是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祜家
-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