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杂说(其四)
杂说(其四)
杂说(其四)
【原文】
世有伯乐[34],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35]辱于奴隶人[36]之手,骈死[37]于槽枥[38]之间,不以千里称[39]也。马之千里者,一食[40]或[41]尽粟一石[42]。食马者[43]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44]不外见[45],且[46]欲与常马等[47]不可得,安[48]求其能千里也?策[49]之不以其道,食[50]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51]而临[52]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53]?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34]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35]祗:同“只”,只是。
[36]奴隶人:古代指仆役等人,这里也指马夫。
[37]骈(pián)死:并列而死。骈,并列。
[38]槽枥:马槽,马厩。
[39]称:称名,着称。
[40]一食:吃一顿。食,吃。
[41]或:有时。
[42]石(dàn):量词,十斗。
[43]食马者:喂养马的人。食,通“饲”。
[44]才美:出众的才华。
[45]见(xiàn):通“现”,显露。
[46]且:就是,就。
[47]等:等同。
[48]安:哪里。
[49]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鞭打。
[50]食(sì):通“饲”,喂养。
[51]策:马鞭,这里作名词。
[52]临:到,面对。
[53]邪:同“耶”,语气词,表疑问。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喂马人的手下受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着称。日行千里的马,有时吃一顿就要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标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出众的才华也就表现不出来,就是要求它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又哪里还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施展出来,听它嘶鸣却不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面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吧!
【解析】
这篇杂说之四,是四篇杂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通称马说。马说大约创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贞元十六年(800)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四举礼部,三选吏部,三次上书宰相都未受到重视。再加上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被重用,常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叹。因此,他以千里马自比,借马说一文一吐不平之鸣。但马说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它针砭时弊,揭露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众人所熟知,而韩愈却巧妙地拿来说明如何识别人才、使用人才。韩愈所在的朝代,善于钻营、阿谀奉承的人往往能够飞黄腾达、官场得意,而那些真正有才华、有思想的人才却被埋没、被压抑。他深感于此,以简洁锋利的笔法写下了这篇短小精悍的论说。直到今天,这篇短文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出处】唐孟浩然《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意思】 松林间明月朗照,生出夜晚 的凉意,松风和泉水清幽的声音全能听 到。生:生发,产生。写出了山 中的月夜,凉美怡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五十多岁祝寿古诗词,内容包括五十寿辰的古诗词,我们老总过50岁生日求祝寿的诗词谢谢,送给情人五十岁生日的古诗。关于祝寿的古诗词:渔家傲·和门人祝寿宋代:苏辙七十馀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早岁文章供世用。中
-
上阙写景,起句“江南江北雪漫漫”气势壮阔,为全词创造、渲染出了一种特定的、寒冷空旷的氛围。“遥知易水寒”紧承起句,“遥”字表达了词人与帝后相隔遥远,但是因为心中牵挂,所以能够知道他们在远方被幽禁的痛苦,这种痛苦应该不止是肉体上的寒冷,还
-
三清洞里无端别,又拂尘衣欲卧云。看著挂冠迷处所,北山萝月在《移文》。
-
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尔时大臣受王勅已,多集众盲,以象示之。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臣即还而白王言:“臣已示竟。”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上古诗词新,内容包括八年级上册语文全部古诗,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全要),人教版新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及附录部分共十七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一)课内古诗 【望岳】(杜甫 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作者: 何国栋 【本书体例】
-
宋·欧阳修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2,太宗尤所眷遇3。有一朝士4,家藏古鉴5,自言能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