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沈括《正午牡丹》原文与注释
正午牡丹
[宋]沈括
【文意】
书画收藏者中许多人贪图虚名,偶尔传言是锺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等人的书画作品,则不辨真伪争先购买,这种凭耳朵鉴赏的被称之为“耳鉴”。还有人赏画时用手去摸,认为用手指可以感知色彩,相信“色不隐指”的奇谈怪论。这种鉴赏者比“耳鉴”者则又等而下之,称为“揣骨听声”的所谓鉴赏,统统是外行。
欧阳公曾得到一幅古画,画为一丛牡丹,花丛之下有一猫,欧阳公不知此画是否为精品佳作。丞相吴公与欧阳公互为姻亲,吴公一见此画,便说:“此画当称为‘正午牡丹’。从何得知呢?其花瓣披散,色彩枯燥,这是中午时分花的形态。画中猫的眼瞳细如一线,这正是正午时的猫眼。花枝带露珠、花冠收敛而色彩润泽的花,则为非中午时的形态;猫眼在早晚时黑瞳圆睁,日近中午则逐渐变得狭长,正午时则仅如一线而已。”这种眼力和分析,才可称之为善于体察古代画家笔意的真正鉴赏。
【原文】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锺、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 ① 。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chuāi)骨听声”。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 ②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③ ?其花披哆(duō)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注释】
①锺繇(yáo):三国时魏大臣,书法家,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王羲(xī)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顾恺(kǎi)之:东晋画家,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陆探微:南朝宋代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②欧阳公:北宋文学家欧阳修。③正肃吴公:吴育,字春卿,曾任参知政事,谥号正肃。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绘本模版,内容包括做诗词的绘本怎么做呀,怎么做诗词绘本,做诗词的绘本怎么做呀。绘本课程教案绘本《我喜欢书》教学目标:读懂故事《我喜欢书》,掌握绘本阅读的方法。2、引导学生感受书的魅力,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教学重点:
-
锦绣衣 清刊本《锦绣衣》扉页书影 清残本《锦绣衣》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集。全称《锦绣衣全台》。四卷十二回。题“潇湘迷津渡者编次,西陵醉花驿使、吴山热肠樵叟细评”,作者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初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题目中含有感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感情的古诗(只写题目),带有“感情”的古诗词,带有感情说的古诗词。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数字句子迷,内容包括带数字的古诗词名句,古诗中有数字的诗句,古诗词中的数字。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
-
相従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入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是日,与宋君同栽松寺中。)三年不顾东邻女,(取宋玉。)二顷方求负郭田。(取季子。)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劚龙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孟浩然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孟浩然的古诗,十首著名的孟浩然的古诗,孟浩然所有诗句。《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
-
作者: 赵春芹魏惠明 【原诗】: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
-
民俗类别之一,指民间游艺竞技方面的习俗,具有技艺表演性质。在民间日常娱乐与节日娱乐中,各种游艺表演、竞技活动为普通百姓的传承性活动,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表演、刁羊、赛马、斗牛、摔跤、打鞭迁、跳板、
-
【注释】: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格调清新健康。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
-
〔原文〕 将仲子兮, 无逾我里, 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 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 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里、杞、之、母,之部。怀、畏,微部。) 将仲子兮, 无逾我墙, 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 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