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韩愈·与于襄阳书》文章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韩愈·与于襄阳书》文章鉴赏

韩愈·与于襄阳书文章鉴赏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①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②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③,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④之穷,盛位无赫赫⑤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⑥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⑦,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材,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⑧。”

愈今者惟朝夕刍米⑨仆赁⑩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11}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注释】

①将仕郎:官职,唐代的文职散官。守:代理。国子:国子监,最高学府。四门:国子监内分国子、四门等学。博士:官名,管教学生。②垂休光:美名永驻。垂,流传。③殷:恳切,迫切。④戚戚:忧愁的样子。⑤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⑥干:拜谒,求取。⑦道方而事实:道德方正而做事讲求实际。道方:持道方正。⑧隗(wěi伟):郭隗,战国时人。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燕昭王求贤,郭隗说“请自隗始”,以鼓励贤者来归。⑨刍(chú除)米:粗米糙粮。刍,本指喂牲口用的草。⑩赁:租借,雇用。{11}龊(chuò辍)龊:拘谨的样子。

与于襄阳书是作者的一封自荐信。唐德宗贞元十八(802)年,韩愈正在国字监任四门博士,地位不高,职务轻松,自感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向当时的工部尚书于襄阳写信自荐,希望他能够引荐自己施展才华。于襄阳就是于頔(dí迪),字允远,河南洛阳人,因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大都督,故称于襄阳。

本文主要表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境况和迫切希望受到推荐奖掖的心情。文中首先肯定了于頔是“先达之士”,极力赞美对方的为人,拔高对方致力于为国家朝廷发掘人才的立场,虽然有“谄媚”之嫌,但是并不显得做作,非但没有降低自己的人格,反而将自己渴望被举荐的心情刻画得细致入微。着重阐述了先达与后进的辩证关系,道理说得很深透。没有前辈的培养,人才难以顺利成长;没有好的后进,先辈的事业就得不到继承和发扬。

文末总结说,倘若“我”还是埋没无闻,那么就只能承认自己的命运困厄了。至此,作者的心情由开头的满怀期待一落千丈,前后落差巨大,凸显笔力雄起。同时还与前文的“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相互照应,使得文章有起有伏,结构严谨。

本篇行文如走丸,变换曲折,转承自如。语辞不卑不亢,委婉动人。“相须”、“相遇”之说,更是至理名言。既表达了韩愈对可能未被推荐而感到的深深遗憾,又没有过多的抱怨之词,委婉而不卑微,期盼而不裸露。虽然最终于襄阳并没有帮助韩愈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这封求人引荐的书信却广为流传,成为自荐书的范本为人们所传诵。

后人评论

刘衍中国古代散文史论稿评述韩愈之文“叨叨絮语,曲折尽情”。

猜你喜欢
  • 《二十四史》里最经典的话,值得细细思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格,不同的诉求。对君子晓以大义,对小人用利益诱惑。对待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 今 李大钊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为甚

  • 《静夜思赏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

  • 折桂令·棋·张养浩

    折桂令·棋 张养浩 烂樵柯石室忘归。足智神谋,妙理仙机。 险似隋唐,胜如楚汉,败若梁齐。 消日月闲中是非,傲乾坤忙里轻肥。 不曳旌旗,寸纸关河,万里安危。

  • 适合老师古诗词(关于感恩老师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适合老师古诗词,内容包括急适合赠给老师的古诗词,形容老师好的古诗词,关于感恩老师的古诗词。《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 《香菌出括苍山谷中其味香滑绝妙昔尝欲献之寿赏析》

    【原题】:香菌出括苍山谷中其味香滑绝妙昔尝欲献之寿康终不敢也

  • 李商隐《拟沈下贤》全诗赏析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 白居易《洛中春游呈诸亲友》全诗赏析

    莫叹年将暮,须怜岁又新。府中三遇腊,洛下五逢春。春树花珠颗,春塘水麴尘。春娃无气力,春马有精神。[咏春游一时之态。]并辔鞭徐动,连盘酒慢巡。经过旧邻里,追逐好交亲。笑语销闲日,酣歌送老身。一生欢乐事,

  • 李贺《题赵生壁》全诗赏析

    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冬暖拾松枝,日烟生蒙灭。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曝背卧东亭,桃花满肌骨。 作品赏析石井:一作石泉。---------------------------------------

  • 李白《赠参寥子》全诗赏析

    白鹤飞天书,南荆访高士。五云在岘山,果得参寥子。肮脏辞故园,昂藏入君门。天子分玉帛,百官接话言。毫墨时洒落,探玄有奇作。著论穷天人,千春秘麟阁。长揖不受官,拂衣归林峦。余亦去金马,藤萝同所欢。相思在何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