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爱远山》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江淹:爱远山
江淹
伯鸾兮已远,名山兮不返。逮绀草之可结,及朱华之未晚。緤余马于椒阿,漾余舟于沙衍。
临星朏兮树闇,看日烁兮霞浅。浅霞兮驳云,一合兮一分。映壑兮为饰,缀涧兮成文。碧色兮婉转,丹秀兮葐蒀。深林寂以窈窈,上猿狖之所群。群猿兮聒山,大林兮蔽天。枫岫兮筠岭,兰畹兮芝田。紫蒲兮光水,红荷兮艳泉。香枝兮嫩叶,翡累兮翠叠。
非郢路之辽远,实寸忧之相接。欷美人于心底,愿山与川之可涉。若溘死于汀潭,哀时命而自惬。
本篇与悦曲池一样,也是江淹黜为吴兴(今福建浦城)令时所作,为杂三言五首之一。前篇是赞美曲水,这篇是赏爱远山,而其系念国事之心,也流溢于字里行间。
开篇咏道:“伯鸾兮已远,名山兮不返。”伯鸾是汉代梁鸿的字,他曾隐于霸陵山中。南史·江淹传说:江淹“少孤贫,常慕司马长卿、梁伯鸾之为人。”以追怀梁鸿起笔,表明自己虽是“待罪”山中,也要象梁鸿那样修养身心,以为世所用。“逮绀草之可结,及朱华之未晚。漾余马于椒阿,漾余舟于沙衍”四句,正是取用楚辞笔意,进一步表露自己的心迹。
下面就分山上、山间和山下三个层次,力赞“远山”之可爱。瞩望远山上空,或星光熹微,树色朦胧,或红日辉耀,彩霞淡远。淡远的彩霞和千形百态的云朵,时而聚合,时而分开,辉映着千丘万壑,也装点着条条涧谷。放眼山间,或者草木一片碧绿,或者石壁一片丹红,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深林中还居住着成群的猿猴,鸣声震天、响彻山谷。这大色块的渲染和听觉形象的选择,使人感到山中充满无限生机。而青枫、翠竹、香兰、芝草等奇花异树的生长,更显得此山不俗。至于山下,则绿水萦绕,红莲紫蒲摇曳其间,满目香枝嫩叶,翡累翠叠。环顾山上山下,五光十色,绚烂多姿,确乎令人留连忘返。
然而,作者在邑三年,是须臾未曾忘记北归的。这从待罪江南思北归赋里一望可知。那是什么原因呢?“非郢路之辽远,实寸忧之相接”,这是化用哀郢中“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句意,说明自己所以思归上国,是因为内心深处的忧国之心与屈原息息相通。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希望自己能够跨越千山万水,回到“美人”即建平王刘景素的身边。如果这个愿望能够得以实现,即使溘死汀潭,虽觉时命可哀也感到自我满足了。结尾借山川以明志,饶有弦外之音。
本文脱衍于楚辞的痕迹十分明显,几乎句句都可寻得蛛丝马迹。有的版本把它归之于“骚”类中,不是没有根据的。但它出于骚又越于骚,创造了一种介于诗、骚、文之间的特殊体制,一些版本称之为“杂篇”或“杂词”。这或许是江淹的独创。文章条理明晰,结构谨严,勾连的句法,精当的字面,都是可资借鉴的。王夫之曾说这篇文章“文笔沉郁,意指蕴藉,不忍忘君之意,溢于尺幅”,也是中肯之语。
-
《变形记》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奥地利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1883—1924)的短篇小说。流动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觉醒来,突然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浑身长了许多只脚,失去了说话能力,变得喜欢吃腐败食物和
-
《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清代·梅花岭记》简析 全祖望著。见《鲒埼亭集·外编》,收于《古代散文
-
拟杯当晓起,呵镜可微寒。隔箔山樱熟,褰帷桂烛残。书长为报晚,梦好更寻难。影响输双蝶,偏过旧畹兰。
-
【名句】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 语出《战国策·魏策二》。十个人栽杨树,一个人来拔它,就不会有活杨树了。说明种树难毁树易。比喻培养人才难,毁坏人才容易。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三年级夏天的古诗词手抄报,内容包括关于夏天的古诗词手抄报,急急急急,夏天的手抄报有古诗十分的简单,春夏秋冬的古诗词手抄报。醉江南》献给你,俊俏的江南烟雨蒙蒙,灰色笼罩的古运河画面拆卸前,陈堂名苑上的琉璃旧砖西域风格的教堂,在中国风里沦陷西方神父眼前,传统的姻
-
野人日日献花来,只倩渠侬取意栽。高下参差无次序,要令不似俗亭台。
-
王献之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兼精诸体,尤工行草,富有创新变革精神。“天资既纵,家范有方,入门不必旁求,风气直当专尚。” (孙过庭语) “幼学父书,次习于张(芝),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 (唐张怀瓘《书
-
自从为騃童,直至作衰翁。所好随年异,为忙终日同。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兼恐勤修道,犹应在妄中。
-
指使用历史工具书查检有关历史事件资料的方法。迅速而准确地查找各种所需历史事件资料,是历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检索历史事件资料的具体方法是:①历史事件资料的一般查找。这类历史资料依靠专业工
-
《凌霄》咏凌霄 凌霄,紫葳科落叶藤本花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