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郁达夫
【原文】: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柏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柏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Rosegger18 42——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搓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蓬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是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此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冬天,下乡人叫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hg,德国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鉴赏】:
北国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是同一个时间坐标上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作者对比这两种冬天的迥异,于自然畅达、热情坦荡的风格之中,精心寻找江南冬景的独特味,寻找着自己飘摇不定的心绪在江南冬景的情调中的统一和确定,把这种协调固化下来献给读者,以求得知音的同奏。
作者钟爱着江南的冬季,钟爱着江南的冬景,作品从江南的冬景深入寻求这自然中的无形的真趣。这种追求是从北国的冬天写起:围炉煮茗,暖炕涮羊肉等;接着,又写了闽粤之间的南国的长春景色,以此衬托着江南冬景的与众不同,帮助确立对江南冬景的情调美的认识。作者以沉静优稚、准确细腻的语言,静静地绘写着江南冬景的可爱和迷人,那冬至不败的芦花;钱塘江两岸可乱梅花之真的乌桕子;根带绿意的赭色的草等等,没有肃杀的严酷,而有春之将至的生气,是暖融融的冬意。再以那幅悠闲的微雨寒村图中,以作者对那“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的入微体察,更可感觉到那细细溢出的江南冬景的风韵,江南冬景充满着盎然的生命的朝气和情调,充满着明朗、温丽的色彩,通过朦朦的绿意,清晰地显出作者对这种自然真趣的抵制不住的渴望,那种迫切投身自然,投身这江南的冬景里的欲望。平淡冲泊之中,这种欲望更衬出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和欣喜’强烈地感化着读者的心,更多地从北国冬景的喜爱者群里吸引出知音。
-
此词描写的是暮春景色,暮春时节,春花已泻,狼藉满路,大好春光已逝去,只有那多情燕子,追逐着春光,飞翔于花丛柳绿之间。而铜镜前人儿不知不觉已韶华暮,容颜已老。花开花又落,人生几度春,词人不觉发出“九十花期能几许”的哀怨。此景无可追,此情无可待
-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迎旗节,千里阵云匝。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作品赏析旗节:一作旌节。
-
【4288】引领时代前行的永恒动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杨少华著,人民出版社,35 1万字,2014年12月第1版,48元)8章:[1]“革命”概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最美时光古诗词,内容包括诗句“同窗共载一生情”,帮忙对一下这句诗歌,上下句都可以,非常,诗句中描写的“日出江花”之最美时刻,在图2中正处于这一时刻的地,夕阳回首同窗情诗歌。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
-
苏轼 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 此间有句无人识,送与襄阳孟浩然。 郭熙,宋代画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人。熙宁间为御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工画山水,取法李成,又能自成一家,山石
-
殷璠《河岳英灵集序》 梁昭明太子撰《文
-
【原题】:自离芜湖多阻风是日早次雁汊风顺亟驾帆以行既而稍驶落帆之半晚次雷口舟人以贪风曛暮不得泊几危
-
古文观止·贺涛·送张先生序 经词质【2】。诗
-
沉醉东风·隐居 任昱 叹朝暮青霄用舍。尽头颅白发添些。 伴渔樵。苫茅舍。醉西风满川红叶。 近日邻家酒易赊。三径黄花放也。
-
【原题】:希道使君弭节合沙馆奉太夫人游鼓山乃蒙封示所和梦锡赠行佳句辄次严韵少叙别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