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其一)》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其一)》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苏轼

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

此间有句无人识,送与襄阳浩然

郭熙,宋代画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人。熙宁间为御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工画山水,取法李成,又能自成一家,山石用状如卷云的皴笔,画树枝如蟹爪下垂,善得烟云出没、峰峦隐显之态,笔势雄健, 水墨明洁秀润,后人将他和李成并称“李、郭”。存世作品有幽谷图、早春、 关山春等图,撰画论林泉高致,今传,专论山水画,推动了宋代山水画的变革,创“三远”之法,为我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奠定基矗郭熙在绘画创作和画学理论方面,都作出重要贡献,他是我国山水画领域里一位承前启后的画家。

苏轼很欣赏郭熙的秋山平远图,为它写了三首诗。这里鉴赏的是他的郭熙秋山平远二首中的第一首, 是绝句诗,他另有一首郭熙画秋山平远,是十六句的长篇七言古诗。郭熙很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变化,他发现四季的山景有不同的气象: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面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汤垕画鉴引作沐),冬山惨淡而如睡” (郭熙林泉高致)。他还详细探讨了山水的远近法,“自近山而远山谓之平远”、 “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渺渺” (林泉高致)。郭熙的这幅秋山平远图,充分体现了自己山水画的美学思想。

本诗的起句“目尽孤鸿落照边”,一下子便抓住郭熙山水画平远法的基本特征,而且又符合节令特征。深秋、 北雁南飞。画面上的“孤鸿”,飞向远处,愈远愈小,飞到落日的地方,直到“目颈为止,消失在缥缥渺渺的境界里。次句“遥知风雨不同川”,烟云变幻,风雨异处,有明有晦, 层次分明,远景与近景布置得宜。明处,雨过天晴,山石树木经过雨水沐洗,分外清润明净;晦处,云雾密布,霖雨滂沱,所以说“遥知风雨不同川”。郭熙这幅画,意境深远,画中有诗,所以苏轼说: “此间有句无人识。” “此间”,指郭熙画境,“有句”,有好的诗句。画境中有诗意,可惜没有人能领会到,只得“送与襄阳孟浩然”,请孟浩然来欣赏这幅画,提示画中的诗意。

苏轼为什么要请孟浩然来欣赏这幅画呢?孟浩然是盛唐时代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他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审美能力,他说: “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经七里滩),“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弥清”(和张明府登鹿门山)。他常常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追求山水中“清幽”的境界,他的诗歌创作,也呈现出“清空闲远”的风格。郭熙这幅秋山平远恰恰是具有“清远”的画境,与孟浩然的审美情趣,正相吻合,因此,让他来欣赏这幅画,必然能深入到画的意境中,领悟、体识到画中的诗意。这表明苏轼真正能正确把握孟浩然的审美趣味,襄阳诗的风格特征和郭熙画的诗情画意,才能写出这样传神的妙句来。

猜你喜欢
  • 《情愿让雨淋着》鉴赏

    作者: 张俊山

  • 李商隐《忆梅》全诗赏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

  • 苏轼《古缠头曲》全诗鉴赏

    鹍弦铁拨世无有,乐府旧工惟尚叟。一生喙硬眼无人,坐此困穷今白首。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韩妇。轻帆渡海风掣回,满面尘沙和泪垢。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尔来一见哀骀佗,便著臂韝躬井臼。我惭贫病

  • 《清明呈馆中诸公赏析》

    清明节,旧时风俗为人们扫基祭祖的日子,所以最易触发客居在外的游子的乡思。这首诗所抒写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只是它表现得特别含蓄委婉、曲折隐微,在高启的律诗中又是一种格调。   “清明无客不思家”,既曰“无客不”,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内。不过

  • 名画《女史箴图》赏析

    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作(摹本) 绢本设色 纵二五.五厘米 横三七七.九厘米 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原为清朝内府所藏,1900年(庚子)八国联军入北京,被英军从颐和园中劫掠取去。 西晋初惠

  • 白居易《早春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苏州刘郎中》全诗赏析

    雪夜闲游多秉烛,花时暂出亦提壶。别来少遇新诗敌,老去难逢旧饮徒。大振威名降北虏,勤行惠化活东吴。不知歌酒腾腾兴,得似河南醉尹无?

  • 萧综《悲落叶》

    全诗句式长短错落,婉转流动,具有民歌风味。它的艺术表达方式有力地加强了全诗思绪起伏、悲痛绵延的感情色彩。

  • 说一个人很骚的古诗词(形容人骚的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说一个人很骚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人骚的诗词,有形容某人比较“骚”的诗句么和性别没关系不是形容女性那种,夸一个人很风骚的诗句有那些。微寒放杨柳,纤草入风骚。唐·齐己 【闲居】谁奋长谋平岭海,犹将馀力寄风骚。宋·王安石 【奉招吉甫】我不如王仪曹,爱驱烟墨追风骚;清·汪琬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选自《论语·为政》第四章。 立:自立。指确立人生目标。 不惑:没有疑惑,指已经掌握了知识。 天命: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耳顺:指从别人的话中能分辨出好坏、是非、真假。郑玄释为:“耳闻其言而

  • 李白的诗《春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思》作者: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注解】:1、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2、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