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倪东《水莲》散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倪东《水莲》散文鉴赏

水莲虽然说不上漂亮,可罕见的大眼睛和长睫毛流露出一种淳朴而自然的美。她起橹摇船时那浅浅的微笑,星眸如水。她就这么一笑,我的心醉了,远远近近地望着她。这种感觉,也不知她有没有觉察。

夏日里,站在东高木桥上去看她撑船,真是太美了。那小船从西门湾顺流而来,只见她站在船头,裙子在风前悠悠地飘着,头戴草帽,帽影在水中颤动。船进桥时,她捻着一根竹篙吆喝一声:“来船松摇。”清脆的声音回荡在桥洞之中。一条条来船慢行了,排着队靠边了。她把竹篙轻轻地往河中心一点,身子微微向前一倾,这船随波转出了桥洞,像条鱼儿似的游过了水湾,她那敏捷、轻盈的动作令人惊叹。

那天,我请她教我摇船。她爽快地答应了,并在我身边做示范动作。她捋了捋头发,迈开步子,身子往船舷外一倾,把橹推了出去,接着身子一仰,趁势把橹扳了回来。一推一扳,层层递进。船摇得荡来荡去,颇有悠扬的节奏感。我想这并不难,学着她的样子开始摇船,刚摇了两下,一不小心橹就从橹拧头上滑了下来,震得船尾“啪、啪”两响。船头偏离了方向,船身横在河中,东颠西撞,狼狈不堪。她抿着嘴笑,大概是阳光的缘故,她的笑看起来很灿烂。

我不服气,重新再摇。她帮我把橹扶起来,手把手地教,非常认真。这橹在她手中得心应手,船摇得飞快,水面荡漾起阵阵的涟漪,可我却总觉得这橹不听使唤。手上磨出水泡,船还在河中打转。她不厌其烦讲解摇船的技巧,要我注意风向和水流。几次三番后,我渐渐地掌握了摇船的一些基本要领。可我在她面前故意把船搖得晃来晃去,为的是让她多教一会儿,引起她的注意。她不知道,星眸含笑,十分当真。我觉得有点过分了,忽然间愧疚。其实,我挺感激她的,让我学会了摇船,这份友情格外珍惜。

不料,一阵大风刮来,我的船随风而下,直向大虹桥撞去,这还了得。我站在船头束手无策。她从船舱里出来,一个箭步夺过我手中的竹篙,把我推开。她用竹篙一下子插在桥墩边的浅滩上,水花四溅,然后不慌不忙地拿起系在船桩上的缆绳迅速地在竹篙上绕了几圈。船受阻力后,竹篙和缆绳之间发出“吱吱”的磨擦声,竹篙弯得像弓似的。船终于减速了,好像已在她的掌控之中。于是,她慢慢地放松缆绳,让弯弯的竹篙伸展开来,船头避开了桥墩,擦身而过,缓缓向前。

她满脸是水,毫不在乎地用衣袖擦了擦脸。好像刚才没有发生险情一样。她回到船舱里,转身时,又是那么浅浅地一笑,就像一朵开不败的鲜花。

猜你喜欢
  • 《与客登招宝山观海遂有击楫岑港一窥贼垒之兴赏析》

    【原题】:与客登招宝山观海遂有击楫岑港一窥贼垒之兴谨和开府胡公之韵奉呈

  • 寓言“宋有富人”注释、翻译和解说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 ① 。其家皆智其子 ② ,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说难》 【注释】 ①亡: 失, 被盗。②智: 作动词, “以…

  • 古诗《西洲曲》赏析解读

    忆梅下西洲 ② ,折梅寄江北 ③ 。 单衫杏子红 ④ ,双鬓鸦雏色 ⑤ 。 西洲在何处? 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 ⑥ ,风吹乌臼树 ⑦ 。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⑧ 。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 张问陶《读《桃花扇》传奇偶题八绝句》赏析

    《桃花扇》是清初孔尚任写的传奇剧本,剧名取自剧中李香君坚拒权贵田仰夺婚,倒地撞头,血溅侯方域送给李香君作定情之物的扇子,杨文骢将血点画成桃花这个情节。

  • 汪缙《游江上诸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汪缙:游江上诸山记 汪缙己卯岁七月,水行至京口,舍舟从陆,宿一僻寺。晨起,饭寺中,寻至北固山远眺,徘徊久之,行且去矣。适有数鹰搏空

  • “谨庠序之教”注释、译文和感悟

    谨庠序 ① 之教,申之以孝悌 ② 之义,颁 ③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三) 注释 ①庠(xiáng)、序:古代对学校的称呼。②悌:恭兄。③颁:同“斑”。 【译文】 认真办学的目的就是

  • 归去来 士家尘刹

    《词林正韵》 筹国千年岑屹。多少槃基卒。 唯有他乡埋忠骨。游人劲祀孤碣。 凭梦旌旗猎。君王湛、士家尘刹。 河山莫不清明血。灵人鉴、踏春月。

  • 《甲辰岁以诗一编进孝宗圣语且许其清新骤蒙擢赏析》

    【原题】:甲辰岁以诗一编进孝宗圣语且许其清新骤蒙擢用暇日感孟襄阳事聊赋数语

  • 《暮春》(陆游)原文|鉴赏|赏析

    陆游 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 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 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 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 这首诗作于庆元三年(1197)暮春,抒发怀才不遇、虚度岁月

  • 《墨子·非儒》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下] 儒者曰:“亲亲有杀 ① ,尊贤有等 ② 。”言亲疏尊卑之异也。其礼曰:“丧父母三年 ③ ,妻后子三年 ④ ,伯父叔父弟兄庶子期 ⑤ ,戚族人五月 ⑥ 。”若以亲疏为岁月之数,则亲者多而疏者少矣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