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心术
心术
心术
【原文】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87],然后可以制利害[88],可以待敌[89]。
凡兵,上义[90];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91],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92],严斥堠[93],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94],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95]。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96]于蜀中,非刘禅[97]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98],彼固有所侮[99]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100],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101]大利大患。夫惟养技[102]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较;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103],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104],使之狎而堕其中[105]。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106]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107]而握剑,则乌获[108]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109]。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注释】
[87]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麋鹿突然从身边跑出来也不眨一下眼睛。左:身边。瞬:眨眼。
[88]制利害:控制利害关系。
[89]待敌:对付敌人。
[90]上义:崇尚正义。
[91]怒士:激愤士气。
[92]谨烽燧:谨慎地设置报警的烽火。
[93]严斥堠:严格地在边境巡逻放哨。
[94]丰犒而优游之:用丰盛的酒食等物犒赏士兵。
[95]愚:愚忠。
[96]缒兵:用绳子拴着士兵从山上坠下悬崖峭壁。
[97]刘禅:(207—271),三国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字阿斗,涿郡涿县(今属河北)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
[98]坐缚:被擒获。
[99]侮:轻视。
[100]尝敌:试探敌人。
[101]以支:应付。
[102]养技:锻炼本领。
[103]吾抗而暴之:我故意暴露出来。
[104]吾阴而养之:我暗中隐藏起来。
[105]狎而堕其中:使敌人疏忽而陷入圈套。
[106]当:面对。
[107]袒裼:赤身露臂。
[108]乌获:战国时大力士。秦国人,与任鄙、孟说齐名。秦武王崇好力士,招至门下并宠用他们,皆至大官。孟轲说他力能举百钧(三千斤),享年八十余岁。后用作力士的泛称。
[109]形固:保全自身。
【译文】
做将领的原则,首先应当加强内心修养。即使泰山在眼前崩塌也面不改色,麋鹿突然从身边跑出来也不眨一下眼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关系,能够对付敌人。
用兵要崇尚正义。如果不合乎正义,即使有利也不要行动。并非行动就有危害,而是因为后来将导致不能应付的局面。只有正义能够激愤士气,士气,一旦被正义激发,则可以百战百胜。
所有战争的道理大致是:战争尚未发生之时,要积蓄财力;战争即将发生之时,要养精蓄锐;战争已经打起来时,要鼓舞士气;战争获得胜利后,要保持斗志。谨慎地设置报警的烽火,严格地在边境巡逻放哨,使农民没有顾虑,安心积蓄财富;用丰盛的酒食等物犒赏士兵,使他们充分修整,这就是培养战斗力的做法。取得小的胜利,要使战士更加振作;受到小的挫折,要给战士们以激励,以培养士气。使用战士时不要满足他们所有的欲望,要保持他们的斗志。所以战士们总是怀着旺盛的斗志,心中怀有不能完全实现的欲望。怒气未消则有勇气,欲望无止境则将继续追求,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们也不厌恶战争,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余次战斗也不懈怠的原因。如果不修养心性,即使能赢得一场胜仗,也不能持久作战。
但凡将领要有智谋并且严厉,士兵要愚忠。有智谋就不可预测,严厉就不可冒犯,所以战士都不顾自己而听从命令,怎么能不愚忠呢?只有战士愚忠,然后才能和将帅一起舍生忘死。
但凡率军打仗,要了解敌方的主帅和将领,然后才能够出兵于危险的地方。魏将邓艾率兵伐蜀,用绳子拴着士兵从山上坠下悬崖峭壁,因为他知道蜀国后主刘禅那样昏庸无能,即使蜀国有百万大军也可以坐而擒获,邓艾本来就轻视刘禅,所以才敢冒险出兵。因此,古代的良将,能用一定的兵力去试探敌人的强弱,同时也用敌人的情况来衡量自己,这样就可以做出自己的决断。
作为主将之道是:明白道理然后可以用兵,了解形势然后可以出战,懂得节制然后可以指挥战斗。明白道理就不会屈服,了解形势就不会沮丧,懂得节制就不会陷于困境。见了小利不动心,遇上小患不回避。小利小患不值得辱没我的本领,然后才能应付大利大患。只有善于锻炼本领又自爱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所以一次忍耐可以抵御百勇,一次冷静可以控制百动。
军队自身有长处和短处,无论敌我都一样。请问:“我方的长处,我拿出来使用它,敌人却不与我较量;我方的短处,我隐藏起来,敌人却非要与我对抗,怎么办呢?”回答道:“我方的短处,我故意暴露出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我方的长处,我暗中隐藏起来,使敌人疏忽而陷入圈套。这就是运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方法。”
善于指挥打仗的人,要使战士们无所顾忌但有所依靠。战士们无所顾忌,就是明白牺牲了也不值得可惜;有所依靠,就是知道不至于一定会失败。手握一尺长的木棍,面对着猛虎,敢于大喊而用棍去打;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会吓得变了脸色连连后退,这是人之常情。明白这些道理,就可以带兵了。假如赤身露臂,手握着剑,像乌获那样的力士也不敢逼近;要是头戴着盔,身穿铠甲,抱着武器睡觉,小孩也敢弯弓射杀之。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利用各种条件来保全自身;能够利用各种条件来保全自身时,他的能力就足够了。
【解析】
本文是苏洵的一组策论权书中的一篇。作为用兵策论,本文强调“治心”,即将帅的思想与军事素养,所以标题为“心术”。本文分别从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阐述了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其中包含着一些朴素的辩证法观点,但也有“怀其欲而不尽”、“士欲愚”之类的封建权术。
这篇文章每小节自成段落,各有中心,又有内在的联系,逻辑很严密。文章涉及战争中诸多重要问题,以其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读此文,给人以排宕顿挫之感,这得力于文中大量排偶句的纯熟运用。在散文中运用排偶句,“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不仅吸收了骈文音调铿锵,形式优美的特点;而且排偶句和长短句交替互用,又有连类引发、一气贯注的效果。
这篇文章不足一千字,排偶句却有十余处之多。像“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等这样的排偶句,不仅音韵铿锵,气势不凡,又是极富哲理的警句。茅坤说“此文中多名言”(苏文公文钞卷七),就是针对文中大量的排偶句而言的。这些句子语言精炼,内涵丰富,为文章增色不少。
-
【名句】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 语出明代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法令不在执行年代长短,只在符合当时的情况,能使人民生活安定。法令应不应该坚持,应当看它是否适用,以及是否有利于人民。
-
自平宫中吕太一,收珠南海千馀日。近供生犀翡翠稀,复恐征戎干戈密。蛮溪豪族小动摇,世封刺史非时朝。蓬莱殿前诸主将,才如伏波不得骄。
-
赫尔巴特把对儿童的管理看成是进行教学和道德教育的首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他把管理放在整个教育过程的最前面。因为在他看来,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建立外部条件,维持外在的秩序,以利于教学和教育的开展。他认为
-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
杨杰《遥碧亭》 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注释】 ①在杭州西湖。【译文】 从幽深林
-
蹇步垂朱绶,华缨映白须。何因驻衰老?只有且欢娱。酒兴还应在,诗情可便无?登山与临水,犹未要人扶。
-
此为酒筵中赠妓之作,首句写她所穿的裙子,罗裙上绣着双飞的蝴蝶。“东池”两句,记相见之地(东池)、相见之因(宴),并且点明她“侑酒”的身份。“朱粉”两句,接着写其人之面貌,而着重写其淡妆。“闲花淡淡春”以一个确切的、具体的比喻,将她的神情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夏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夏的古诗词,带夏字的古诗词,带夏的古诗词。唐 高骈 《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 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
-
宋·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