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韩愈·祭鳄鱼文》文章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韩愈·祭鳄鱼文》文章鉴赏

韩愈·祭鳄鱼文文章鉴赏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①韩愈使军事衙推②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③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④山泽,罔绳⑤擉⑥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⑦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⑧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⑨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⑩,扬州{11}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12}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13}雄。刺史虽驽{14}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15},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16}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17}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18},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注】

①潮州:州名,治所在海阳(今广东潮安县)。②军事衙推:州刺史的属官。③恶溪:在潮安境内,又名鳄溪、意溪,韩江经此,合流而南。④列:同“烈”,列位。⑤罔绳:以绳结网捕。罔,同“网”。⑥擉(chù处):刺。⑦涵淹:隐蔽生存。⑧今天子:指唐宪宗李纯。⑨六合:上下东西南北,指天下或者国家。⑩揜(yǎn掩):同“掩”。{11}扬州:传说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划为九州,扬州即其一。{12}睅(hàn汗)然:瞪起眼睛,很凶狠的样子。{13}长(zhǎng掌):用作动词。{14}弩(nú奴):劣马。{15}伈(xǐn心)伈:恐惧的样子。睍(xiàn现)睍:眯起眼睛看,喻胆怯。{16}鹏:传说中的巨鸟,由鲲变化而成,也能在水中生活。{17}冥顽:愚昧无知。{18}从事:周旋。

祭鳄鱼文是韩愈在潮州时,听说境内的恶溪中有鳄鱼为害,把附近百姓的牲口都吃光了,于是写下此文劝戒鳄鱼搬迁,体现了韩愈为民除害的思想。

在这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杀,幸亏裴度救援才被贬为潮州刺史。因此,此文不仅仅是对鳄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寄托着作者的政治抱负,其中蕴含着他忧国忧民的关切,以及对邪恶势力的憎恨。传说此文成后不久,恶溪之水果真西迁六十里,潮州境内永远消除了鳄鱼之患。这一传说固然不可信,但这篇文章仍不失为佳作,文章虽然短小,却义正词严,跌宕有力。

一般祭文的内容都是哀悼或祷祝,此文却实为檄文,如兴问罪之师,这也是韩愈为文的大胆之处。正如曾国藩所评:“文气似司马相如谕巴蜀檄,但彼以雄深胜,此以矫健胜。”值得注意的是,韩愈向鳄鱼宣战也追求一个过程,这就是一劝二逼三杀,刚柔相济。

文中作者首先细心给鳄鱼寻找一个安置地:潮洲之南的大海空间之大,足以容身;上有鲸鹏之大,下有虾蟹之细,物产丰饶,可以养生;路程之近,可以“朝发而夕至”。可谓谋划周细,体贴人微。刺史的条件宽厚,可三日走,亦可以五日走,确有他故亦可七日走,让之又让,仁至义尽。“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忍无可忍,不得不“逼”。不过,“逼”也有理有威,逐步递进。第一步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倘若鳄鱼“冥顽不灵”,那就必杀,“尽杀乃止”。在“尽杀乃止”之后,加上“其无悔”三字,意态横生。一方面保持了斩钉截铁、戛然而止的行文态势,另一方面又添加了亦刚亦柔、亦庄亦谐的韵味。使得文章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

后人评论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全篇只是不许鳄鱼杂处此土,处处提天子二字压服他,如问罪之师,正正堂堂之阵,能令反侧子心寒胆栗。”

  • 上一篇: 论自由(节选)
  • 猜你喜欢
    • 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全诗赏析

      知命儒为贵,时中圣所臧。处心齐宠辱,遇物任行藏。关识新安地,封传临晋乡。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龙骧。干有千寻竦,精闻百炼钢。茂功期舜禹,高韵状羲黄。足逸诗书囿,锋摇翰墨常雅歌张仲德,颂祝鲁侯昌。宪府初腾

    • 《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周乐》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经 吴子使札来聘。 传 吴公子札来聘,见叔孙穆子,说之。谓穆子曰:“子其不得死乎!好善而不能择人。吾闻君子务在择人。吾子为鲁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祸必及子

    • 苏轼《李委吹笛?并引?》全诗鉴赏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也。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石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新曲曰《鹤南飞》以献。

    • 柳永《凤衔杯》全诗鉴赏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将知严州被召至临安,等候皇帝

    •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这首诗主要是感喟怀才而见弃、诗文无用之悲。 “寻章摘句老雕虫”,是用汉代扬雄之典,结合自己读书写作的实际,来描绘自己的勤苦。西

    • 桥乡醉乡 陈从周

      记得十几岁回老家绍兴,一大早从钱塘江边西兴乘船,初次看到越山之秀,越水之清,陶醉在这明静的柔波里。在隐约的层翠中,水声橹声,摇漾轻奏着。穿过桥影,一个二个,接连着沿途都是,有平桥、拱桥,还有绵延如带的

    • 古代名诗《游仙诗(其四)》题解、原文、注释和赏读

      题解 这首诗是《游仙诗》十四首中的第四首,抒发了诗人对岁月蹉跎,年华飞逝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原文 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 时变感人思,已秋复愿夏。 淮海变微禽,吾生独不化。 虽欲腾丹溪,云螭非我驾。

    • 苏轼《和陶归去来兮辞》全诗鉴赏

      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卧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迹泥蟠而愈深,时电往而莫追。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悟此生之何常,犹寒暑之异衣。岂袭裘而念葛,盖得觕而丧微。我归甚易,匪驰匪奔。俯仰还家,下车

    • 白居易《木芙蓉》全诗赏析

      晚函秋雾谁相似,如玉佳人带酒容。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