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桑《残雪断想》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岑桑
【原文】:
残雪不甘沦落,东一堆,西一堆,在那坑坑洼洼的地方,还积得老深,散发出令人战栗的寒气。
所以,你还不相信隆冬已尽,春天已经来临了吗?
那时候,朔风凛冽,周天寒彻,我们这个世界埋在坚冰底下,气息奄奄。人间是喑哑的,欢乐和树林一起凋零了。希望蜷伏在冻土深处冬眠;生活的光彩都已褪尽,歌声都已隐没,只有叹息,只有风声和寒鸦的啼叫。人们心都碎了,神经都麻木了。绿色的信念随着枯枝败叶慢慢地枯萎,如果说世界还有鲜丽的色彩留存,指的也许就是雪原之上的斑斑血迹了。
那简直是一个漫长的冰川时期呵!
长夜里,人们习惯于在苦寒和无望中生活,以致到了冰消春暖的时光,对于时序的迁流,竟还有人木然不敢置信。
莫非正是因为这样,你才不相信春光就在眼前?
残雪不甘逝去,这里一滩,那里一滩;在那背着阳光的角落,还积得很厚,发出咄咄逼人的余威。
所以,你还不承认隆冬已尽,春天已经来临了吗?
那时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们这个世界委实凝结得太久太久了。人们屈处于冰雪的淫威之下,痛苦地期待着、期待着。对于春天的渴望,使他们焦灼得快要撕裂自己的胸膛。
呵,什么时候,才有彩蝶蹁跹,才见群莺飞舞?什么时候呵,才让繁花竞放,树木葱茏,蜂房酿满蜜汁,人心注满情谊?……
美丽的期待,在人们心里跳荡不安;因为生活荒凉已久,谁也难以继续忍受了。人们祈求一夜之间冰化雪消,花繁叶茂;而坚冰毕竟太厚,最初的春色毕竟还不够浓艳。现实并无点化而成的奇迹,得以满足人们可以理解的迫切心愿,以致到了飞燕衔泥的时光,竟还有人感觉不到如今已是换了人间。
莫非正是由于这样,你才不承认春光就在眼前?
残雪以它白皑皑的回光,刺痛我们的眼睛;然而它正在崩溃,再也堆不起几个雪汉了。
残雪以它冷冰冰的神态,傲然盘踞在依旧可容立足的东边一角、西边一隅;然而它正在没落,再也不能无休无止地扼杀大地的生机了。
残雪呵,你是丑恶势力绝不甘心退隐的明证;也是它摆脱不掉败亡命运的象征。你是属于冬天的,有着冷酷而凌厉的秉性;然而你以自身残缺的形象,反证了春的胜利,我们因之得以透过你的寒光,探寻到切切实实的春意。
隆冬溃退了,残雪是为它殿后的。
时间无情,却也深情,它让该死的死,该生的生;让该诅咒的归于毁灭,该赞美的郁郁葱葱。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柔风和云雀。
春天从地里悄悄地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
春天从山间喧闹地奔了过来,化作溪流、河川和波光潋滟的湖泊。
春天化作一千一万种生命的形式;还化作歌声,还化作微笑,还化作温暖和美丽的色彩……
久违了,春天,你这生机萌发的美妙时节!今天我们贴起春联,挂起灯笼,架起高矗的彩楼,点起不眠的灯火;孩子们还烧起他们的爆竹和烟花,姑娘们还戴起她们的蝴蝶结,穿起她们的花衣裳,高高兴兴,衷心把你欢迎。
呵呵,春天,唱不尽的大好时光!比起我们对你如此激动的情怀,这一切加起来又算得上什么?
我想最好还是用我们刚刚苏醒过来的希望,来把你欢迎吧!
我想最好还用我们刚刚升腾而起的志气,来把你欢迎吧!
我们要用自己的志气,把希望点燃,搧得它通明透亮,搧得它烈焰飞扬,把希望的火炬高高举起,插上泰山之顶,竖在昆仑之巅。
残雪呵残雪,当希望之火越烧越旺,我们将怀着宽慰的心情,看见你呵,你这隆冬的余孽终于彻彻底底溶入泥泞,坠于沟壑,化作滩滩污水。
就在那样的时刻,我们那绿色的梦幻,将会在现实中明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一天浓似一天,一层浓似一层……
【作者简介】:
岑桑(1926一 ),原名岑汝养,笔名谷夫、端木桥等,广东省顺德县人。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杂文集二十世纪的野蛮人、巨人和狼、幽灵在徘徊、在大海那边,散文集当你还是一朵花,中篇小说巧环和长篇报告文学向秀丽(与别人合写)等。
【鉴赏】:
对残雪的厌恶和蔑视,对春光的渴望和歌颂,构成了这篇散文抒情的主旋律。在作者对我们讲述的关于残雪和春光的寓言中,真挚、热烈的感情驱使他的手,弹奏出一首清新、流畅的交响曲。读后,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在作者眼中的残雪是没有什么好印象的。的确,它如同溃败的敌兵,七零八落,支离破碎,却顽固不化,自不量力地亮出那早已是强弩之末的余威,维持它那行将崩溃的统治。人们讨厌这种毫不知趣的蛮横者,长久的冰冷、寂寞压抑下的心灵的热火,已经炽热、奔涌,冲破这厚重无情的冷幕,重新唤回彩色的温情,谁能阻止这种新曙光的照临呢?正是这样,作者由劝慰怀疑者的笔调,转向对残雪深入的、准确的剖析,处处洋溢着对残雪的蔑视和对战胜残雪、迎接春天的迫切与坚定。此时的残雪,气息奄奄,所能吓倒的,恐怕只有它自己吧!由此,作者笔下的音调高扬起来,节奏加快了,那种喜盼春光的雀跃跳荡在字里行间。是啊,这是僵冷蛮横的旧统治的结束,这是人类的解放日,能不畅想?!经过长久压抑的精神,磨炼出了坚韧的力量,听着春天咚咚而来的脚步声,这力量必将走过荆棘,战胜黑暗。也正是在这种令人热血沸腾的激动中,我们受到了作者真情的猛烈撞击,忘记了寒冷,拥有了阵阵暖意和憧憬。
是啊,战胜残雪的未来,是一个春的世界,是一个精彩的天地。那里有的是崭新的而貌、崭新的精神和崭新的人。
-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出处】唐王昌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意思】夜晚友人独立于清江河畔,苦苦地思念 我。诗人以悬想示现的手法,写出挚友对他的思念,强烈地反衬出友 人的形
-
硕鼠 ① 硕鼠,无 ② 食我黍 ③ !三岁 ④ 贯 ⑤ 女,莫我肯顾 ⑥ 。逝 ⑦ 将去女 ⑧ ,适 ⑨ 彼乐土 ⑩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硕鼠》) 注释 ①硕鼠:大田鼠。②无:通“毋”。③
-
巴掌大的爱读到这首小诗,由衷地喜欢。“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所以 我总是想些微不足道的事。”是的,我恰巧也是这样的人,微不足道。太
-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这是一首以浅近的文字、轻灵的笔调叙说以在家身分修习禅法法门机要的七言绝句。 “禅关”,为佛家语,“禅”,指习禅的处所,禅室;“关”,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这首小诗描绘了山中雨后的景色和游兴,表现了诗人对山川风光的热爱之情。首句,写山雨初霁的天空。太阳已经西斜,雨过天晴,空山新雨,空气异常清爽,艳阳放射出柔和的光芒;雨水洗过的山野,绿色的嫩叶闪动着生命的光泽,高高的树头山巅之上,飞驾起一弯七色绚烂的长虹。这是一幅多么赏心悦目的新美的图画。这里无论是“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古诗词,内容包括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所有古诗词,初中所有古诗词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全部古诗。论语六则、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伤仲永、木兰诗、回乡偶书、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卖油翁、
-
【注释】:
-
作者: 边国恩刘银花 【作家简介】萨迪(1209—1291)